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土高原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用量及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氮(N)、磷(P)和有机肥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北黄土高原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用量及其肥效反应模式田间试验,求得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并分析了N、P和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影响最大,N肥和P肥的影响相当;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黄瓜产量还在不断增加,N、P化肥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有增产效果,用量继续增大时导致黄瓜产量降低。根据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提出在黄瓜目标产量83000~88000kg/hm2之间的N、P和有机肥优化施肥方案:N肥用量809.2~1313.1kg/hm2,P肥用量(P2O5)583.1~978.6kg/hm2,有机肥用量64.0~151.3t/hm2;N∶P2O5为1∶0.72。  相似文献   
22.
以秦岭地区幼中龄林(5,10,20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林木生长季节(5-10月)每月中旬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的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酶活性,研究分析两者的物候季节动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旨在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肥力最低的时期并为人工林的合理施肥提供基础理论指导。结果表明:3种林龄人工林(5,10,20年生)土壤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变化规律趋于一致,在林木生长旺盛期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最低,土壤速效氮质量分数最低值分别为29.49,19.96和47.32 mg·kg-1;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最低值分别为2.31,2.79和1.60 mg·kg-1。3种龄林人工林(5,10,20年生)土壤酶(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由萌芽展叶初期到落叶末期土壤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土壤脲酶活性最低值分别为0.33,0.25和0.15 mg·g-1;土壤转化酶活性最低值分别为40.82,41.91和22.25 mg·g-1。从生长旺盛初期到落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土壤磷酸酶活性最低值分别为0.16,0.13和0.22 mg·g-1;在生长旺盛初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值分别为1.39,1.44和2.68 mL·g-1。与幼龄林(5年生,10年生)相比,中龄林(20年生)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土壤速效养分与土壤酶相关性密切,说明土壤酶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因此,土壤肥力由萌芽展叶期到生长旺盛期出现下降而到落叶期有上升趋势,且由幼龄林到中龄林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应在生长旺盛期对中龄林林地进行适当施肥。图2表3参38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间鲜芍药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及利用芍药花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出前(06:00-07:00)和下午(17:00-18:00)采摘的芍药花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质量浓度为20,50,100,150和200μg/mL芍药花精油溶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采摘于日出前的芍药花精油中共鉴定出35种化学组分,占精油总量的98.85%,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五烷(21.14%)、正二十九烷(10.52%)、正二十三烷(9.30%)、棕榈酸(9.14%)、亚油酸(8.43%)、正二十四烷(6.74%)、3-十二烷基-2,5-呋喃二酮(4.13%)、正二十一烷(3.58%)、金合欢基丙酮(3.45%)、正二十六烷(3.21%)、香叶基芳樟醇(2.78%)等。从采摘于日出后经日晒的芍药花精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学组分,占精油总量的98.10%,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五烷(22.54%)、棕榈酸(11.81%)、正二十七烷(10.27%)、正二十三烷(8.28%)、六氢金合欢基丙酮(8.80%)、金合欢基丙酮(7.35%)、正二十四烷(6.07%)、正二十六烷(3.96%)、正二十一烷(3.90%)、β-4,8,13-杜法三烯-1,3-二醇(3.40%)等。精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芍药花精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同时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体外抗氧化作用随着精油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芍药花精油化学成分较丰富,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食品香料和医药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山地矮化密植红枣在微灌下施用硅钙钾肥和钾肥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时施用硅钙钾肥和钾肥能明显提高红枣叶绿素含量;能促进红枣叶片伸展增大,促进新生枝条生长发育,提早丰产,增大果个。施用硅钙钾肥红枣产量提高12%,施用硫酸钾产量提高23.63%。施用硅钙钾肥红枣Vc提高11.21%,可溶性糖提高17.46%,总糖提高20.05%。  相似文献   
25.
宁南山区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在宁南山区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佳施肥方式,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开展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处理10收获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比对照增加30.97%,各施肥处理收获期的干物质累积量比对照增加7.35%~73.31%.马铃薯生长发育最佳施肥方式是N 300 kg/hm2、P2O5 200 kg/hm2、K2O 200 kg/hm2、M 17.5 t/hm2,(氮肥基施和追肥各一半,磷肥和钾肥以及有机肥全部基施),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并能增加淀粉含量,从而提高马铃薯产品品质.在宁南山区马铃薯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这种肥料组配方案.  相似文献   
26.
氮磷钾对黄芩生长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氮磷钾营养对黄芩生长动态、产量和有效成分累积的影响,为黄芩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大田试验,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310),定期采样,测定植株的生长指标、根中黄酮和黄芩苷的含量,计算产量,得到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最有利于黄芩株高的生长;施磷肥可以促进黄芩根直径、根干重和产量的增加;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根冠比和经济系数;单施磷肥最有利于黄芩根中黄酮和黄芩苷的累积。综合考虑各因素,氮磷钾配施优于单施和两两配施,N1P3K3(N 53.13 kg/hm2、P2O5224.89kg/hm2、K2O 224.89 kg/hm2)和N3P3K1(N 149.93 kg/hm2、P2O5224.89 kg/hm2、K2O 79.70 kg/hm2)为较优的两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27.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影响陕北丘陵区梯田马铃薯产量最主要的播期、密度、施氮、施磷和有机肥五项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电脑分析,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作用,建立起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筛选出该地区不同产量水平及亩产大于1800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陕北丘陵区梯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和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绿色保湿增肥块的土壤保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通过盆装试验,研究了绿色保湿增肥块的保湿效果。绿色保湿增肥块由有机秸秆与保水剂黏合压制而成,吸水后会迅速膨胀分解,在土壤中形成透气层,为植物根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绿色保湿增肥块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平均蒸发量处理Ⅰ为35.82 g/2d,处理Ⅱ为33.79 g/2d,分别比对照的37.59 g/2d减小了4.94%和11.25%;与对照相比,试验结束时处理Ⅰ和处理Ⅱ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4.24%和30.63%。本试验中温度和空气湿度是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最大蒸发量为145 g/2d,最小蒸发量为0,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9.
分别测定了泾惠灌区0~20 cm、20~50 cm土层36个作物种植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18个作物种植点的速效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泾惠灌区0~20 cm、20~50 cm土层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为10.62±0.36,6.03±0.06;0.90±0.02,0.60±0.03和1.74±0.10,1.58±1.45 g/kg.全磷含量较高,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速效养分的供应状况为K>P>N,约80%的土壤出现潜在性缺钾,83%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或缺乏,88%的土壤速效氮较低或缺乏.对应该研究,应用聚类分析得出了高、中、低土壤肥力类型,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12,≥1.0,≥2.0 g/kg和≥150 μg/g;10~12,0.8~1.0,1.5~2.0 g/kg和120~150 μg/g;≤10,≤0.8,≤1.5 g/kg和≤120 μg/g.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