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65篇
  73篇
综合类   661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364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更好的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方法分析,我们必须深度的结合旅游翻译的特点来进行,立足在旅游英语翻译的特点之上的方法分析,才能够具有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也才能够最终地实现旅游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2.
张颖  何悦 《北京农业》2010,(9):52-53
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第九届长春国际农博会上,很多农民因今年洪涝灾害的影响对耐旱抗涝农作物备加关注。  相似文献   
63.
羊口疮又叫“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羊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羔羊最易发病,常散发或群发。该病多因病羊与健康羊接触通过损伤的口腔黏膜传染;长途运输,营养缺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采食过硬或带冰霜的饲草、饲料都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本病在泸西县羊群中时有发生,造成羔羊死亡,养羊效益下降,是泸西县羊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64.
<正>獭兔鼻炎多发生于春季,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和早晚温差较大,也常见发生。引起獭兔鼻炎的病原主要是波氏杆菌,该菌通过呼吸道感染,经空气传播幼兔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如不迅速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5.
正一、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  相似文献   
66.
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环境,为切实执行我国农业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办法》,2004年1月份在全国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黑龙江省提出“重点实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建设工程,以建设全国最大和最强的有机、绿色、无公  相似文献   
67.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北方园艺》2007,(3):197-198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通过对辣椒病毒病的症状、毒源、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治辣椒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试验对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民家的乳样中分离的27株植物乳杆菌的耐酸及耐胆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20株菌能耐受0.3%的牛胆酸钠,且对pH3.0的生长环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8株菌耐受性较强,存活率最高可达150.6%,其余菌株从15.5%-39.8%不等。  相似文献   
69.
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与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杂种F1幼穗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杂种F1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是最佳的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66%;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质地的改造有重要作用;3.0 mg/L 2,4-D 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8%;2.0 mg/L 2、4-D MS诱导的愈伤组织胚性最强;诱导率与分化率没有直线对应关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免疫质量,使鸡极易感染其它疾病。近年来,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VIBD)和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一九九九年,周口地区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由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传染,现就其发病特点及防治做一介绍:一、发病特点1、多发生于免疫鸡群,病程延长,死亡率降低,发病日龄范围变大。前几年,IBD多见于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