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为确定玉米5大杂优群苞叶表型可塑性在异地引种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收集了我国玉米5大杂优群50份自交系,201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2015年在北京市和2017年在辽宁省铁岭市3种环境下测定各杂优群的自交系在不同环境的苞叶性状,计算苞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杂优群间苞叶长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ength, PHL)、宽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width, PHW)和层数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ayer number, PHN)的差异和杂优群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环境和生长时期各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苞叶性状受环境影响显著;在全部测定群体、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群中PHL与PHW呈显著正相关,在瑞德群中PHL与PHN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血缘玉米种质的苞叶表型可塑性存在明显差异,PHL与PHW表现出协同调控的特点;旅大红骨群的苞叶长度和PB群的苞叶长度、宽度对环境不敏感,这2个性状异地引种时会保持稳定;兰卡斯特群PHL较大,且符合苞叶性状南长北短的要求,这类育种材料适合南北方异地引种;气象因子中平均温度和湿度在玉米生长前期差异较大,日照时间在玉米生长的前、中和后期都有一个差异较大的时段。因此,高温区适时早播,低温区适时晚播,有利于减少环境间的苞叶差异。  相似文献   
42.
黄芪是常用补气药之一,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以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为评价指标,比较甘肃、内蒙古、山西三个不同产地的黄芪饮片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甘肃黄芪、内蒙古黄芪、山西黄芪的多糖含量分别为22.87%、20.02% 、22.29%;甘肃黄芪的黄芪甲苷含量最高,为0.049%;其次是山西黄芪,黄芪甲苷含量为0.026%,内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最低,仅为0.002 7%。仅有甘肃黄芪的甲苷含量测定结果符合药典标准。分析认为药材生长年限是导致内蒙古黄芪与甘肃黄芪、山西黄芪甲苷含量之间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黄芪种植、资源开发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以当归苗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赤霉素浸根对温室当归苗出苗及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有效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并显著促进其出苗进程,对其生长进程有一定影响。当用80 mg/L赤霉素浸根时,纯土苗和基质苗的出苗率分别达到58.79%和43.76%,当归产量分别达到4 267.65 kg/hm~2和4 116.60 kg/hm~2。  相似文献   
44.
正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野生柳根鱼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河北省石家庄市经过2016年~2017年在鹿泉区渔福水产养殖场开展温室+池塘接力分阶段养殖缩短养殖周期的柳根鱼生态养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现了成活率90%以上,亩产量达750kg,亩平均利润7331元,规格达到平均147g/尾。柳根鱼,学名拉氏秽(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秽属、真秽种。由于该类鱼具有肉味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6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各部位鲜重、干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种植的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半干旱地区阜新。一般情况下,植株根、茎、叶、叶柄和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品种,沈阳的值高于阜新,但部分取样时期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根含水量的影响则因取样时期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豆植株茎、叶、叶柄、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耐旱品种辽豆14的值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但多数情况下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植株各部位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除R4期植株的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R6期的豆荚生物量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阜新种植高于沈阳种植,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时期各器官的生物量均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或者辽豆21,沈阳种植均高于阜新种植。成熟期大豆植株的器官分配比例表现为:子粒荚皮根、茎。子粒的分配比例为,辽豆14辽豆21;而荚皮、根、茎的分配比例则为,辽豆21辽豆14。大豆单株荚数与产量变化相一致。干旱胁迫降低了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却提高了百粒重。辽豆14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高于辽豆21,但百粒重却低于辽豆21。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耐旱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优势,丰富了辽宁省大豆抗逆栽培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6.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为避免农民盲目施肥,提高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杂种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由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共同决定.在群体水平上,作物产量取决于作物与环境、个体与群体、个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杂交育种追求群体优势.在个体水平上追求在特定群体条件下有利于单株产量形成的性状集合,该集合由优势性状、零优势性状和负优势性状组成.杂交导致后代发生遗传变化的机制可分3类:亲本等位基因一致、亲本等位基因不同、亲本含有不同的非等位基因.杂种优势是上述3类基因协调组合和表达的结果,可称为“协调基因表达谱”.该基因表达谱的创建涉及3个阶段的基因重组,即创造自交系选育群体的杂交、自交系选择时的自交和亲本自交系选配的杂交.根据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具有高配合力的亲本自交系之间,不仅在基因组成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还应有一定的一致性,通过亲本自交系群体的循环相向选择,可以实现这一育种目标.同时,还需要进行协调基因表达谱的特点、形成规律及其与表现型关系的基础研究.注意研究自交系性状优势与基因群组成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的关系,筛选出能够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分子标记,提出新的杂种优势形成理论和利用途径,为更长远的杂种优势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受-6.5℃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累于物质多。因此,可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层,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樟子松适应性强,在贫瘠的风沙土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土均能生长良好,喜酸性或微酸胜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49.
播种方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祝试验观察了食用向日葵不同播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覆膜直播表现最好,折合产量45 333.3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40.37%;覆膜育苗移栽折合产量次之,为33 925.9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5.05%。天祝县二阴山区食用向日葵栽培,如为抢市场提早上市,可采用覆膜育苗移栽,选用早熟品种,但面积不宜过大;大面积栽培可采用覆膜直播,选用中熟及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20~140 d的品种均适宜在试验区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50.
随着造林持续推进,如今北曼甸林场未造林的地块都是坡度大,石块多,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硬骨头"地块。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围绕着增林扩绿、优化资源质量这个中心、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该文阐述了北曼甸林场采取合理的整地方法和造林措施对石质阳坡山地进行攻坚造林及其造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