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皖麦18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皖麦18 号系杂交选育而成,集高产优质于一体。本文介绍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和品质性状,提出适宜推广地区及配套关键栽培技术,即精心整地、适时精量播种、肥水调控和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92.
2种茼蒿素类似物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种茼蒿素类似物对菜粉蝶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24h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398.88mg.L^-1T 280.54mg.L^-1,能明显降低菜粉蝶幼虫体重、蛹重和成虫的羽化率。  相似文献   
93.
黄杜鹃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及对害虫拒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Ⅲ在花、嫩叶、根、茎中的含量分别0.20%、0.14%、0.11%、0.08%,其花、嫩叶、根的粗提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而茎无明显的拒食效果、黄杜鹃花、嫩叶、根、茎各部位甲醇粗提物在ψ=1.00%时对菜粉24h的拒经分别为92.7%~86.78%、74.90%、63.80%。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9.9  相似文献   
94.
闹羊花素-Ⅲ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了闹羊花素-Ⅲ对柑桔潜叶蛾、致倦库蚊和柑桔全爪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闹羊花素-Ⅲ对柑桔潜叶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处理后24和48h的AFC50分别为266.60和49.35μg/ml;对致倦库蚊3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处理24h的LC50为0.85μg/mL;对柑桔全爪螨成虫处理后24h的LC50为346.00μg/mL。  相似文献   
95.
总结了印楝素在植物中的系统性分布及印楝制剂在田间应用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印楝素可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中呈系统性分布,其被植物根吸收后由茎向叶传导,叶片吸收的印楝素不向根和茎传导.  相似文献   
96.
利用昆虫中肠与高等动物消化系统pH的差异性,可制备出具有选择性释放功能的农药控释剂.利用O-羧甲基壳聚糖(O-CMC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戊二醛(GA)为交联剂制备碱性敏感型的凝胶材料,结合农药控释剂的特点,以凝胶溶胀特性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化学交联法,且PVA用量为0.3g,m(C...  相似文献   
97.
影响油茶嫁接苗造林成活率因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油料树种。针对良种油茶嫁接苗造林成活率普遍不高的状况 ,本研究对影响油茶嫁接苗造林成活的诸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实施覆盖等技术措施能显著提高其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8.
99.
生态因子和人为因素对油茶出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果实和种子的脂肪含量和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质地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关,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油茶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油脂的合成与积累,提高油茶的出油率。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仍在继续进行生理生化变化,不同的处理,对油茶的出油率出会产生影响,人为因素可以提高油茶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甘蔗上杀虫双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甘蔗中杀虫双经转化为沙蚕毒素,三氯甲烷萃取,FPD-G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5 ~ 0.50 mg/kg的添加范围内,杀虫双在甘蔗上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2% ~103.89%,相对标准偏差为1.89%~9.95%.甘蔗中杀虫双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4.61 ~14.89d,属难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