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6篇
  32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1.
张帅  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96-101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以上海市为例,依据1992—2012年上海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产值和农村流动人口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改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对农村流动人口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关系以及农村流动人口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与4 个子行业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贡献值为正,对林业和渔业贡献值为负。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向种植业和畜牧业流动将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22.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IAP-8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凋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已经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全基因组序列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ORF86编码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基因(IAP-86)。IAP-86基因与pET32a(+)质粒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AP86,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il BL21(DE3)中,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u,经Western-blotting和质谱分析证明,该蛋白即为IAP-86融合蛋白,Co2+柱纯化后得到了纯化的IAP-86融合蛋白。将重组的IAP-86蛋白用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重组的IAP-86蛋白最终能够与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结合。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发现,重组的IAP-86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凋亡,凋亡抑制率为7%。本实验应用原核表达成功得到了IAP-86蛋白,并证明IAP-86对栉孔扇贝细胞的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AVNV的侵染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趋势下,邢台市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提出诸多挑战。主导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十三五"期间邢台市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系统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指导下,专业调整对应主导产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契合市场需求,发挥职教集团合作办学的重要作用等人才培养策略,可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邢台市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24.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基于野外径流小区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侵蚀性降水占所有降水比例较低,但贡献了大部分降水量,约32.84%的侵蚀性降水贡献了76.52%的降水量;侵蚀性降水场数和降水量呈季节性波动,高峰期集中在1月和6—9月。(2)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较大的小区出现土体崩塌,底部土壤流失量明显大于顶部,其中E、F、G小区为轻度侵蚀区,A、B、C小区为剧烈侵蚀区。(3)坡度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机械组成表现为黏粒占比变化较小,坡度较大小区易被冲刷;坡度较大时,粉粒受水力侵蚀影响更大,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体积含水率波动幅度与坡度呈正相关,土壤保水性能与坡度呈负相关,坡面土壤含水率大小基本符合底部>中部>顶部的规律;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较为复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5.
为明确棉酚和芸香苷2种植物次生物质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体内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3种解毒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棉酚和芸香苷饲喂不同龄期绿盲蝽若虫,分别在24、48、72 h后测定若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龄期的绿盲蝽若虫取食不同浓度的同种外源次生物质后,随着次生物质浓度的升高,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在不同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如1龄若虫其CAT活性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72.8 U/mg protein,SOD和POD活性分别在0.8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59.8、23.0 U/mg protein,而3种解毒酶ACP、AKP和GST活性则均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分别为26.9、29.5、66.8 U/mg protein,即绿盲蝽受到不同浓度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的保护酶和解毒酶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同一龄期若虫取食不同种类的次生物质后,体内同一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也不尽相同,如3龄若虫其SOD活性在1.0 mg/mL棉酚或0.04 mg/mL芸香苷胁迫48 h后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8.0 U/mg protein或61.1 U/mg protein,且显著高于其它浓度胁迫,即不同种类次生物质诱导绿盲蝽同一种保护酶达到最大值所需浓度不同。表明绿盲蝽受到不同种类外源次生物质或者不同浓度同种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不同酶的变化处于一种协调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6.
选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40%毒死蜱乳油处理移栽前的早稻秧苗,移栽后调查各处理受二化螟为害程度,比较不同药剂的防虫效果。调查发现,氯虫·噻虫嗪、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对早稻1代二化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875、1 750 m L/667m~2处理,药后30 d对二化螟造成枯鞘的防效在80%以上,药后41 d对二化螟造成枯心的防效在70%左右,且无药害发生。40%毒死蜱乳油300 m L/667m~2对二化螟枯鞘(心)防效较低,药后30~41 d防效均在50%上下。试验还发现,合理提高供试药剂用量,可延长秧苗"送嫁药"的持效期,减少大田用药次数,从而减少总用药量。  相似文献   
527.
该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针对2017年2月21—22日沈阳地区一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环流背景场、涡度场、散度场等方面.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低空急流和切变线以及地面低压倒槽和冷锋共同配置为此次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和水汽条件,涡度和散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水平辐合辐散.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与强降雪天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8.
研究高密度(行间距0.5m×0.5m)种植下,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秋枫(Bischofla javanica)、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ia)、海红豆(Adenantherpavonina Linn.)和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6个树种绿化大苗圃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探索适合各树种绿化大苗育苗的施肥配方,为绿化苗圃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树种在梧州市生长表现良好,年均胸径生长量均高于1cm,除海红豆外,其它树种树高年均生长量均高于1m。(2)6个树种对不同矿质元素需求比例不同。(3)6个树种育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差别大,其中,盆架子和秋枫林地土壤偏紧,蓝花楹林地土壤紧实,对于盆架子、秋枫与蓝花楹圃地,应加强松土或多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529.
干湿交替下三峡支流消落带沉积物粒径组成及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峡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采集澎溪河消落带上、中、下游3个水文断面,2个水位高程,5个深度的沉积物样品,结合沉积物颗粒分形理论探讨沉积物粒径组成与总氮(TN)、总可转化态氮(TF-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和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澎溪河消落带沉积物粒径组成为砂粒(49.75%)粉粒(36.16%)黏粒(14.09%),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m)在2.612~2.781之间,均值为2.727。随消落带水位高程下降、流域断面自上至下、深度由表至底,黏粒、粉粒比例、Dm降低,砂粒比例升高。TN、TF-N、NO_3~--N含量分布与黏粒、粉粒、Dm正相关,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Dm可作为判断沉积物粒径组成与氮含量关系的潜在指标。沉积物总体质地结构良好,但频繁的干湿交替使澎溪河下游和低水位高程沉积物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和砂质化,并通过改变粒径组成影响氮分布。落干期上游和高水位高程沉积物TF-N增加,提高了淹水期氮素进入水体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30.
为获得崇明岛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的实时变化趋势,以崇明岛林地、绿地、湿地和对照点为研究对象,利用Epex空气离子测量仪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单级系数和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进行空气等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正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与负离子不完全相同;空气负离子均值浓度表现为夏季:湿地>绿地>林地>对照;秋季:湿地>林地>绿地>对照;夏季和秋季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测点,且均以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最低;所有观测点空气负离子的单级系数q<1,空气负离子浓度基本达到1 000 个·cm-3,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