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围绕江苏省菜用大豆产业关键技术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育种团队联合开原市雨农种业有限公司针对性选育了早熟兼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适合春季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苏早2号.苏早2号是通过利用辽鲜1号为母本、春风早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在其杂交后代中鉴定并育成,具有熟期早、抗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丰产性好、食用口感佳等特点.苏早2号于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适合江苏省春季栽培使用.本文系统阐述苏早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2.
Membrane-baesd yeast two-hybrid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between Soybean mosaic virus-encoded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s and host factors, while the Gateway technology without the use of restriction enzyme cloning techniques is easier for construction of virus-induced host cDNA library. In this study, both membrane-based yeast two-hybrid system and GatewayTM systems were used. With TRIZOL regent,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soybean leaves infected with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induced soybean primary cDNA library constructed by Gateway technology was recombined into a reconstructed prey vector for membrane-based yeast two-hybrid system. The capacity and qual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library titer was 1.7 ? 106cfu/mL and the length of inserted cDNA fragments ranged from 0.5 to 2 kb. It is available for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rus-encoded membrane protein and host.  相似文献   
33.
比较分析了75%乙醇、次氯酸钠、氯气及乙醇+次氯酸钠等不同消毒方法对小豆种子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75%乙醇1min +5%次氯酸钠30 min的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率,小豆种子的萌发率也较高,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4.
旨在瞄准鲜食大豆产业需求,针对性选育早熟、抗SMV的夏播鲜食大豆新品种。利用1.5万R的~(60)Co人工诱变‘苏豆7号’,在其分离的后代中经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早熟、抗SMV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8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和SC7,中抗炭疽病菌。2017年3月通过国家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70021)。‘苏豆18号’具有早熟、抗SMV、优质等特点,适合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作夏播鲜食大豆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旨在瞄准鲜食大豆产业需求,针对性选育早熟、抗SMV的夏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方法】利用1.5万伦琴的钴-60人工诱变‘苏豆7号’,在其分离的后代中经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结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早熟、抗SMV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8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和SC7,中抗炭疽病菌。2017年3月通过国家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70021)。【结论】‘苏豆18号’具有早熟、抗SMV、优质等特点,适合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作夏播鲜食大豆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6.
绿豆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绿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在出口创汇和内销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综述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优异资源的筛选、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基因克隆、生理生化,以及栽培研究等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绿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一概述,以便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高Vc含量野生蔬菜资源筛选与不同采收期Vc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28份野生蔬菜为材料,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Vc含量,筛选出一些适合江苏省种植的高Vc含量的野菜资源,推荐作为规模化生产使用。选择南京地区长期食用的4种野生蔬菜,研究不同采收期Vc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8种野生蔬菜Vc含量的变幅为6.78~173.25 mg.hg-1。优选出9份高Vc含量的野生蔬菜,为菊花脑、美国碎叶苦苣、人参菜、黄秋葵、枸杞、蕨菜、苦菜1号、蒲公英、洋芥蓝,可以作为南京地区品质较好的野菜食用。(2)不同生长期4种野菜Vc含量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材料间有差异。宽韭采收期间Vc含量的变化为53.52~196.87 mg.hg-1;荠菜、马兰2号和菜用莴苣Vc含量变化范围相差不大,分别为19.33~118.21 mg.hg-1、39.89~120.90 mg.hg-1和29.93~117.94 mg.hg-1。宽韭和马兰2号最佳采收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荠菜和菜用莴苣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相似文献   
38.
三叶草黄脉病毒(Clover yellow vein virus,ClYVV)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重要成员。核内涵体a蛋白酶(Nuclear Inclusion a Protease,NIa-Pro)是一种由Potyvirus病毒编码的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的蛋白,在病毒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参与多聚蛋白切割等多种功能的行使。选择2018年在江苏发现的ClYVV蚕豆分离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NIa-Pro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全长729 bp,编码1个24.3 kD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亚细胞定位特征,构建了融合YFP荧光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YFP-NIa-Pro,利用农杆菌浸润法接种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浸润处理后本氏烟叶片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核都有较强的荧光信号。取浸润区样品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YFP-NIa-Pro在本氏烟叶片中正常表达。这些结果初步表明ClYVV编码的NIa-Pro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39.
探究春化时间对豌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人工春化豌豆选择最佳处理时间提供理论基础。选取4种基因型豌豆品种,在豌豆长出幼芽后在4℃低温下采用0、6、12、18d的春化时间处理,采用盆栽的方式,取种植10d的豌豆叶片测定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春化时间的增加,豌豆叶片中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呈现先逐步上升,在春化时间12d时达到最大,随着春化时间的继续增加,保护酶的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先缓慢升高,在春化12d后迅速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在春化12d后变化趋势不同。在P0.05的水平上,试验结果呈现不同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0.
小豆是江苏省的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其籽粒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还是人类需要的多种矿物质的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生产上使用的小豆品种,存在着品种杂、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益,为此选育高产优质的小豆品种显得尤其重要。苏红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红小豆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