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洛旱7号和洛麦22为材料,在小麦拔节中期、抽穗前(拔节末期)叶面喷施微肥,研究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喷施3种微肥后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喷施锌肥和硒肥较显著提高了籽粒中锌和硒含量,施锌后籽粒锌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48%和12.2%,喷施硒后小麦籽粒硒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9.9% ~ 717.7%,施铁后小麦籽粒铁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4%、5.9%.[结论]在施氮、磷、钾的基础上配施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小麦籽粒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灌溉次数对小麦子粒产量、子粒营养品质和子粒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次数(3个水平),副区为品种(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重复3次。灌水次数为:W0全生育期不浇水;W1全生育期浇1水(拔节水);W2全生育期浇2水(拔节水+开花水)。小麦品种分别为郑麦7698和新麦26。[结果]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水平逐渐增加,并达显著差异水平。郑麦7698产量W1和W2极显著高于W0,且W1高于W2,但差异不显著。新麦26产量W2极显著高于W1和W0,W1和W0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蛋白质舍量的影响不同;新麦26的蛋白质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郑麦7698蛋白质含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W2高于W1、W0,并达极显著差异水平,W1又高于W0,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郑麦7698湿面筋含量W0和W1极显著高于W2,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湿面筋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稳定时间表现,郑麦7698的W2显著高于W0和W1,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的W0显著高于W1和W2,W1和W2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小麦品种抗旱性的评价标准不够标准,认识不够统一的问题,介绍了应用于国家旱地小麦品种区试的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幼苗期反复干旱法抗旱性鉴定、种子萌发期PEG胁迫法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技术规程,以期能在统一标准下鉴定品种的抗旱性,为小麦抗旱育种和抗旱品种的筛选鉴定及可比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在灌水和旱棚鉴定条件下,以13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基因型间差异,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DI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小麦品种抗旱机制和抗旱表现的复杂性要求选择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评价指标。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DI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双城市农机化情况做了统计,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GS洛旱2号适宜推广种植区域,采用作物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其在黄淮冬麦区的适宜生态类型区进行了研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并分析了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洛旱2号适宜推广种植的区域为以宾州、长武、鹤壁、临沂、洛阳、嵩县、渭南、郑州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区。作物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改善了传统品种布局仅考虑产量因素的局限性,在指导大区域品种布局时更宜适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浆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10个冬小麦品种的株高、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共5项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作为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了明确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光合抗旱特征,选取生态型相异的小麦品种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种植,测定其旗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小麦Fo增加,Fm、Fv、Fv/Fm和Fv/Fo值均降低,但变化幅度因生态型而异,高水肥品种的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而旱肥型品种则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稳定特性。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利用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鉴定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洛麦22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在区试、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寒、耐热,落黄好,熟相佳,子粒饱满.品质优良的特性,适宜黄淮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01。2007年申请品种权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3558E。  相似文献   
10.
玉米灌浆期抗旱性鉴定形态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自然干旱胁迫试验与正常灌水试验,对叶面积、株高、干物质、穗位高等8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用8个指标的相对值与抗旱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株高、干物质、雄穗分支数、雄穗大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其余指标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