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文昌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与蛋品质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为蛋品质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20对微卫星标记,对40周龄文昌产蛋母鸡基因座位进行多样性检测,并对每个个体所产鸡蛋的品质(哈氏单位、蛋质量、蛋壳强度)进行测定,通过相关分析,筛选与哈氏单位、蛋质量、蛋壳强度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2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17,杂合度为0.190~0.784,各位点的杂合度均较高,其中最高的是LEI0086,最低的是LEI0229。影响40周龄文昌鸡哈氏单位的标记有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MCW0239和4号染色体上的标记ADL0260;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LEI0086与40周龄文昌鸡蛋质量有关;Z染色体上的标记LEI0121与40周龄文昌鸡蛋壳强度有关。【结论】研究结果为文昌鸡蛋品质的间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番鸭屠宰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卫星标记与番鸭屠宰性能的相关关系,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提高选种效果,并进一步加快育种进展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根据番鸭遗传图谱及相关文献报道,选择了与番鸭屠宰性能QTL连锁的8个微卫星基因座,对160只白羽番鸭的屠宰性状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其多态信息含量、等位基因数、杂合度.每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3-6个不等,8个微卫星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平均杂合度与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3和0.672.并进行微卫星标记与屠宰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各屠宰指标的最小二乘均数以位点CAUD035和位点CAUD076差异性最显著CP<0.05),可作为番鸭屠宰性状选择参数.  相似文献   
83.
通过观察性腺指数、性腺颜色和卵母细胞长径的变化来评价17α-羟基孕酮对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影响.分别用10-5mg/g和10-1mg/g剂量17α-羟基孕酮注射性腺发育即将启动的性早熟中华绒螯蟹(九月初),共注射2次,间隔时间为15 d.研究发现:17α-羟基孕酮对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外部特征(壳长和壳宽)没有明显影响,但较高剂量组10-1mg/g剂量组能明显促进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卵巢的早期发育(15 d),卵巢指数和卵母细胞长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外源给予孕酮能促进性早熟中华绒螯蟹性腺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84.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以下简写HP)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HP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CJ)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HP和CJ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HP雌体的性腺指数显著低于CJ雌体(P<0.05),但两者总可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2)无论雌雄,HP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CJ(P<0.05);HP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J雄体(P<0.05)。(3)HP雌体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蛋白含量以及卵巢的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J雌体(P<0.05);HP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低于CJ雄体(P<0.05),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J雄体(P<0.05)。(4)HP雌体肝胰腺中C22: 6n3(DHA)、肌肉中C18:ln、DHA、C22:6n3(DHA)/ C20:5n3(EPA)和卵巢中C18:0、C20:1n9含量均显著高于CJ雌体(P<0.05);HP雄体肝胰腺中C22:5n3、DHA和性腺中C22:5n3、n-3/n-6显著高于CJ雄体(P<0.05)。综上,HP和CJ具有相似的可食率,但常规营养成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其遗传和生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5.
西双版纳河蟹性腺发育规律和营养品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云南西双版纳池塘养殖河蟹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成蟹的常规营养组成,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8—11月该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的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变化,进一步比较了雌雄成蟹的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色泽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8月西双版纳地区池塘养殖雌蟹已经全部完成生殖蜕壳,此时雄蟹的生殖蜕壳率仅为53.85%,9月中旬雄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1月,雌雄个体的GS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增加分别发生在8—9月,HSI呈下降趋势(P0.05)。(2)上市成蟹雌体的HSI、GSI、TEY显著高于雄蟹,而MY和CF均以雄蟹较高(P0.05)。(3)就色泽而言,雄蟹肝胰腺的红度值(a~*)显著高于雌蟹(P0.05),而亮度值(L~*)和黄度值(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蟹头胸甲烘干样L~*和b~*显著高于雌蟹(P0.05),而a~*无显著差异(P0.05)。(4)就常规营养成分而言,成蟹雌体性腺中粗蛋白和总脂显著高于雄体(P0.05),但雄体肝胰腺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雌体(P0.05);雌雄成体肌肉中仅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综上,西双版纳地区池塘养殖河蟹雌雄个体的生殖蜕壳主要发生在7—8月和8—9月,该地区雌雄成蟹可食率分别为42.91%和40.26%,可食组织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6.
通过养殖实验,比较野生捕捞大眼幼体(G0)和野生亲本人工繁育大眼幼体(G1)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成活率、早熟率和最终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一直低于野生子一代群体,其中雌体120和150日龄时规格差异显著(P 0. 05);(2)两群体的增重率(weight growth rate,WGR)均呈下降趋势,且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WGR总体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仅雌体150~180日龄及180~210日龄这两个时间段内高于人工繁育群体;特定增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变化趋势及差异性与WGR类似;(3)野生群体养成扣蟹的最终平均规格和一龄早熟率均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但平均成活率和最终产量却高于人工繁育群体;(4)野生群体养成的最终扣蟹体质量主要集中于0~4. 00 g(36. 76%),并且显著高于野生G1人工繁育群体(P 0. 05),人工繁育群体体质量主要集中于4. 00~5. 99 g(26. 93%)和6. 00~7. 99 g (25. 43%)这两个范围内,两群体扣蟹在≥12 g体质量范围内的占比均较低,分别为8. 46%和7. 60%。野生亲本繁育子一代的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较大,但成活率和平均产量相对较低。通过养殖实验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来源的野生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养殖效果,为合理选育和利用野生大眼幼体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7.
遗传选育对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蟹种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野生和养殖蟹种及其选育后代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野生和养殖群体原代(G0)雌雄个体分别有16和15个形态指标差异显著,而选育2代后36个形态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2)判别分析中野生和养殖G0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3%~100%,而2群体G1和G2个体判别准确率仅为56.67%~76.67%,且G2判别率低于G1;(3)主成分散点图显示野生群体G0与G1、G2个体分别可以形成较集中的区域,而主成分分析难以区分养殖群体G0、G1和G2个体;(4)聚类分析将6种群蟹种分为2支,其中养殖群体G0、G1和G2与野生群体G1和G2聚为一支,而野生G0单独聚为一支。研究表明,长江野生和池塘养殖蟹种的形态学差异较大,但在选育过程中逐渐消失,最终与养殖群体趋于一致,因此形态学特征不能作为中华绒螯蟹良种选育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8.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墒、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田间小气候的作用,能有效促进花生出苗齐全,壮苗早发,花多针齐,果多果饱,达到早熟、高产、优质、增产增收的目的。该项技术在福山区推广已久,对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户也基本掌握其技术要点。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部分农户为减小劳动力的投入简化了操作程序,影响了覆膜花生的增产效果。为此,该文重点介绍了这项技术的要点,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日本绒螯蟹(E.japonica)及其杂交种成蟹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及其常规生化成分,结果显示:(1)中华绒螯蟹的精巢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但其肝胰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卵巢指数也显著高于日本绒螯蟹和杂交蟹,而杂交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2)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和杂交种精巢中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最低,日本绒螯蟹精巢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杂交种肝胰腺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日本绒螯蟹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群。(3)日本绒螯蟹卵巢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群;日本绒螯蟹肝胰腺的水分和蛋白含量最高,但脂肪含量最低,杂交种肝胰腺中脂肪含量最高、水分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最高,其它生化成分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水分含量最低,其它生化成分含量最高。整体上,中华绒螯蟹具有早熟特性,不同种群绒螯蟹性腺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可能与其发育阶段有关,杂交蟹肝胰腺中脂肪含量较高,日本绒螯蟹肌肉中脂肪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0.
对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的失重率,蛋壳的矿物成分、厚度和气孔数进行测定,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研究它们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鸭白壳蛋的孵化率(89.1%)显著高于青壳蛋(67.4%)(P0.05),极显著高于砂壳蛋(48.7%)(P0.01).青壳蛋孵化率低于白壳蛋的原因不在于壳厚(P0.05),而在于青壳蛋的蛋壳气孔数明显低于白壳蛋(P0.05).砂壳蛋蛋壳结构异常与蛋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白壳蛋有关.对番鸭蛋壳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不仅外观有差别,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