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连续3年,该品种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 kg/hm2,最高可达825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72.
黄淮麦区不同习性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高肥小麦品种和洛阳农科院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习性小麦籽粒灌浆的特性及其灌浆特性比较。用Logisitic方程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灌浆各参数的变异大小,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所有品种来说,T3,R3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R1和R,Tmax和T品种间差异小,相对稳定;对春性品种来说,品种间变异较大的是T3和R3,相对稳定的是Tmax和T;相对于半冬性品种,T3和R3的变异大,其次是R1和T1,T和R max的变异小。2、对所有品种来说最大灌浆达到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和各阶段灌浆速率是影响粒重的主要因素,而且R对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春性品种,与粒重显著相关的灌浆参数为Rmax、R、R2;半冬性品种,平均灌浆速率R、R1和T2与粒重显著相关。针对河南省小麦灌浆后期常有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栽培措施协调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选育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的高肥小麦品种,从而达到增加粒重、获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小分子肽的超滤膜分离工艺。[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3 kDa)对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小分子肽进行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转速、浓缩比、pH及操作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超滤膜分离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小分子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转速4 500 r/min、浓缩比30%以及pH 11,其中转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为膜超滤分离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小分子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吴少辉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71-6373
[目的]探讨适合美洲大蠊中小分子多肽分离、纯化的Tricine-SDS-PAGE方法。[方法]通过比较Tricine-SDS-PAGE中,不同比例3种胶对小分子肽的分离效果,建立更适合小分子肽分离的方法。[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一定程度上使标准Marker得到了初步分离,样品混合液均在分离胶、夹层胶和浓缩胶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聚集,未能起到分离的作用。[结论]对于小分子多肽的混合样品,有待于进一步摸索更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方法或是其他更好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5.
吴少辉  叶伟娟  于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103-105,114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苫味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酶法水解河蚬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河蚬蛋白的较优水解酶为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多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按1:2:1 (W/W/W)合同时水解,酶用量0.7%(W/W)、料液比1:2(W/V)、55℃、pH6.5、水解6 h,水解度达5.92%,苦味评分为4.制得的水解液水解度较高,溶液澄清透明,气味较好,具较少腥苦味.  相似文献   
76.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对旱地小麦新品系洛旱 2号的播期播量二因素优化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只有在播期与播量合理配置情况下 ,才能获得高产 ,并得出亩产高于450kg的最佳技术组合 :播期为 1 0月 1 1~ 1 2日 ,播量为 7kg/亩  相似文献   
77.
洛麦40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于2008年以矮秆大穗小麦品种洛麦23为母本,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周麦2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矮秆抗倒、高产、广适小麦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中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78.
正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生产大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惟平均单产较临近省份低,其原因是旱地麦田的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40%左右。由于旱地受自然降水的制约,产量低而不稳,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加,各种建设占地猛增,耕地面积锐减,复种指数提高,致使干旱缺水愈加突显,旱地小麦产量变幅加剧。为  相似文献   
79.
豫麦48号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采用水旱交叉选择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对其成产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粒数,其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因此,豫麦48号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应是保持一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注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80.
淫羊藿苷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中药单体。其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滋阴补阳、促进造骨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因此,充分利用我国淫羊藿苷的资源优势,在其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文概述了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淫羊藿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