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丽绿刺蛾在海南胡椒种植区每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主蔓上结茧越冬。该虫1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2.
针对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结合危害症状、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以及分生孢子特征等将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散,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分散在众多的农户中;二是闲置,抛荒现象较严重;三是好坏地搭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耕种不能统一。影口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  相似文献   
34.
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3种拮抗菌M10、WZ254和WZ159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M10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0.49%、68.85%,与对照药剂25% 甲霜·霜霉威WP 1 000倍液在0.01水平上相比差异不显著。WZ254和WZ159则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35.
海南省胡椒主要病害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胡椒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对海南省琼海、文昌、万宁、海口、定安、临高、儋州、澄迈、屯昌等9个市(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目前危害海南胡椒生产的主要病害有9种,其中真菌病害5种,为胡椒瘟病、胡椒枯萎病、胡椒根腐病、胡椒炭疽病和胡椒煤烟病;细菌病害1种,为胡椒细菌性叶斑病;病毒病害1种,为胡椒花叶病;其他病害2种,为胡椒根结线虫病和胡椒藻斑病。(2)分布广且危害严重的有胡椒瘟病、胡椒花叶病、胡椒根结线虫病和胡椒枯萎病。  相似文献   
36.
海南香草兰疫病发生情况调查及疫霉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海南各香草兰种植园进行普查,明确了香草兰疫病目前在海南省万宁、琼海、屯昌、定安等地香草兰种植园均有发生,该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对香草兰疫病病原进行分离、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 ITS序列测序分析,明确了其疫霉菌种类为烟草疫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P.parasitica),交配型为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黄翅绢丝野螟Glyphodes caesalis气味受体基因GcaeOR10(GenBank登录号MW701397)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组织表达谱,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检测其在黄翅绢丝野螟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黄翅绢丝野螟GcaeOR10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为1 200 bp,编码39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5.67 kD,等电点为8.65,无信号肽,具有昆虫气味受体家族7个跨膜蛋白(7 transmembrane proteins,7tm-6)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存在26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且N端位于细胞膜内,C端位于细胞膜外。黄翅绢丝野螟GcaeOR10与桑螟Glyphodes pyloalis的GpylOR17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与松蛀螟Conogethes pinicolalis的CpinOR39、CpinOR36和桃蛀螟Conogethes p...  相似文献   
38.
海南竹柏扁枝病病原植原体的分子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采自海南万宁热带植物园中表现典型扁枝症状的竹柏植株总DNA,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进行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到大小约1.2 kb的植原体特异片段,通过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确定为植原体感染。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植原体(GenBank登录号:KP027298)为australasiae植原体候选种相关株系,与australasiae植原体候选种(GenBank 登录号:Y10097)的同源性为99.4%。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植原体属于花生丛枝植原体组(16Sr II)的一个新亚组,与其相似性最高的是16Sr II-A亚组(相似系数为0.97)。为指导竹柏扁枝病的防治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黄翅绢野螟是为害热带木本粮食作物菠萝蜜的主要钻蛀性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雌雄蛾触角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化学感受系统。结果表明:黄翅绢野螟触角呈丝状,包括1节柄节、1节梗节和76个亚节连接成的鞭节三部分。触角中共发现11类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Ⅰ和Ⅱ)、刺形感器(Ⅰ和Ⅱ)、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和Ⅱ)、耳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感器的种类、分布及形态结构在雌雄蛾中不存在二型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黄翅绢野螟寄主选择行为机制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柑桔褐带卷蛾的人工饲养,得到其发育的历程,通过计算:卵期发育起点温度10.8℃,有效积温73.5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9.55℃,有效积温486.2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12.6℃,有效积温104.3日度;成虫发育起点温度19.0℃,有效积温22.7日度;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3℃,有效积温704日度,通过相关系数的测验,证实了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