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准确评定和满足动物营养需要,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可消化AA平衡模式配制饲料越来越得到更多的认可。本文回顾了理想AA模式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理想AA平衡模式在蛋鸡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2009年12月到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冬季卧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共设置了47条样线,调查了72个狍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评价了15类生态因子对狍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在卧息时喜欢选择平均海拔在591 m,位于阳坡中坡位上雪被较浅、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郁闭度和隐蔽水平都较高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尤其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的针叶树下卧息,避开选择阴坡、针叶林和裸岩.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物丰富度、针叶树、雪深、裸岩和海拔是影响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卧息地选择的主导因子,林型、坡向和隐蔽水平是次要因子.由这7个变量组成的回归模型为:Z=32.628+11.675×坡向(1) +9.741×坡向(2)-5.486×林型(1)-7.933×林型(2)-7.496×裸岩(1)-9.906×针叶树(1)-0.043×海拔+0.170×隐蔽水平+0.220×食物丰富度-0.429×雪深.模型选择利用概率为P(z)=ez/1+ez,整体正确预测率为96.1%.  相似文献   
43.
中子仪测量农田土壤水分精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产IAG-Ⅱ型和美国产503DR型2种中子仪进行农田土壤水分精度测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土钻法比较,IAG-Ⅱ型中子仪的平均精度略高于503DR型中子仪;14℃和25℃温度下IAG-Ⅱ型中子仪稳定性优于503DR型中子仪,而52℃温度下则反之,且503DR型中子仪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小于IAG-Ⅱ型中子仪,表明2种仪器均可用于科研和业务。对503DR型中子仪1991年和2002年建立的标定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分析比较表明,2条标定方程的剩余标准离差(s)无显著差异,截距(a)和斜率(b)差异显著,表明这2条标定方程不能合并。  相似文献   
44.
蛋鸡氨基酸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想蛋白(IP)模式的研究迫使氨基酸营养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产蛋鸡IP模式、氨基酸消化率和营养需要量,及产蛋鸡氨基酸营养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蛋鸡氨基酸营养调控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植被类型对生长季黄土区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区植被稀少且干旱缺水,土壤干层是该区林草植被过度耗水导致水分负平衡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本试验对比了岢岚县的2种植被类型在4-10月的0-600 cm深度土壤水分状况,并得出以下结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为撂荒地>油松-小叶杨混交林,分别为8.65%-18.25%,8.21%-14.60%;油松-小叶杨混交林在570-600 cm、撂荒地在0-20 cm深度处均出现中度干层,不存在轻度干层及重度干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大小同样为撂荒地>油松-小叶杨混交林,分别为(14.85±3.53)%,(11.55±2.72)%;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深度的曲线拟合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y=0.024x+12.426,总体上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呈现增加趋势;土壤含水量与采样月份、植被类型、土壤深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6.
黄土高原典型县域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与宜耕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补充耕地数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黄土高原典型县域山西省忻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宜耕性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程度,并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宜耕后备资源的聚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忻府区耕地后备资源可宜耕面积为1 799.67 hm~2,其中,高度宜耕等级面积为1 203.41 hm~2,一般宜耕等级面积为596.26 hm~2,不宜耕面积为72 854.45 hm~2,宜耕后备资源中主要土地类型为其他草地和内陆滩涂,所占比例分别为42.93%和31.90%;高度宜耕等级图斑的空间分布"热区"范围比较广泛,阳坡乡和三交镇范围内高度宜耕后备资源的数量多且集中连片程度最高,是当地应优先考虑开发的后备资源,一般宜耕等级后备资源可作为储备型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47.
林下药用植物刺五加和无梗五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刺五加和无梗五加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刺五加与无梗五加在形态特征和分布上大体相同,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却有所不同。未来对刺五加进行研究、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对无梗五加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通过典型抽样法,按照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3类对长春市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旱柳、垂柳、榆树、红皮云杉、黄花落叶松等乔木树种,榆叶梅、紫丁香、金银忍冬等灌木树种,金山绣线菊、东北连翘等绿篱树种在长春市城市绿地中生长状况较好,以上树种均为较适应长春本地环境特点,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或外来引进树种。  相似文献   
49.
对安图境内的极北鲵卵袋与黑龙江林蛙卵团进行人工采集及孵化,将黑龙江林蛙预设为极北鲵的唯一天敌。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天敌与极北鲵蝌蚪进行混合饲养试验,研究黑龙江林蛙蝌蚪通过捕食和竞争影响极北鲵蝌蚪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极北鲵蝌蚪在不同天敌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极北鲵蝌蚪期生长发育规律与天敌密度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极北鲵在蝌蚪期的生长发育与天敌密度呈负相关,在人为将黑龙江林蛙蝌蚪作为极北鲵蝌蚪唯一天敌的情况下,天敌比例为25.0%时影响不显著;天敌比例为50.0%时影响显著;天敌比例为75.0%时影响极显著。极北鲵蝌蚪40日龄后,因天敌逐渐变态,对极北鲵蝌蚪影响的强度逐渐减弱。天敌对极北鲵蝌蚪捕食造成对其存活率降低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同时还造成极北鲵蝌蚪变态期的延后。  相似文献   
50.
我国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将直接影响全国的消费水平,所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运用多元选择模型中的排序选择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交通通信类消费的数据进行估计分析。首先,对交通通信类消费数据进行级别划分,分成五个级别,把交通通信类消费级别当做因变量,人均纯收入当做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估计检验,分析交通通信类消费级别跟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从估计结果中得知,人均纯收入越高的省(市),交通通信类消费的级别越高,且消费级别为最高级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