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绿僵菌产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加0.5%的蛋白胨、3.0%的蔗糖是多绿僵菌良好的产孢培养基。50×10^-6的胆矾可显著提高菌株8550和30104的产孢量,100×10^-6的胆矾可显著提高8401的产孢量。  相似文献   
72.
野生中药材资源钩藤种子发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探明钩藤种子的萌发条件及规律。[方法]以清水处理作对照,采用4种化学药剂(NaHCO3、KHCO3、K2CO3、NaClO)不同浓度的溶液浸种,并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清水处理的钩藤种子发芽数和绝对发芽率(80%以上)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钩藤种子成熟胚不存在休眠现象,种皮也不存在抑制作用,常规保湿处理即可诱导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3.
大白杜鹃芽的诱导增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白杜鹃茎尖及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等对大白杜鹃芽的诱导增殖的效果。结果表明:大白杜鹃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均以WPM较好,激素配比以ZT 4.0 mg/L NAA 0.1 mg/L对芽的诱导较佳;芽增殖的激素以ZT 6.0 mg/L NAA 0.05 mg/L较好,增殖率达66.7%。  相似文献   
74.
蝉拟青霉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中考察了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生长、多糖合成的动态过程,探讨了蝉拟青霉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培养144 h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07 g/L;培养168 h后,蝉拟青霉多糖达到最高浓度3.24 g/L,大致与生物量变化的趋势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多糖浓度对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多糖浓度大于0.6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的产生明显受到抑制,随着培养液中同源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2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75.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院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于2005年10月28日至11月7日成功举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院庆活动对提升农科院的形象,反映农科院的成绩,扩大农科院的影响,鼓舞广大职工的志气产生了重要作用,得  相似文献   
76.
春兰菌根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春兰菌根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春兰的根具有典型的兰科菌根结构,菌根真菌破坏根被组织使之成为凹陷小孔,再由外皮层的通道细胞进入皮层细胞定植,在皮层中层近圆形细胞中形成菌丝团,主要分布根的中部;春兰菌根真菌对其宿主的细胞核大小及形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白芨属种质资源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技术研究中药资源多样性的可行性,并对白芨属的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分子理论依据,采用SRAP技术对兰科植物白芨属(Bletilla Rchb.f.)种类的17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72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经扩增共产生417个多态性条带;UPGMA聚类分析表明,17份材料可以分为3大类,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288 1~1.095 6,平均值为0.610 9。  相似文献   
78.
为正确描述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分类地位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和分子证据,通过观察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形态特征并扩增其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TEF)基因部分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戴氏绿僵菌应归入贵州绿僵菌中。  相似文献   
79.
利用rDNA ITS和叶绿体trn L-F序列,对17份西南地区冰球子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独蒜兰叶片基因组DNA,利用通用引物ITS 1和ITS 4以及引物trn L-F对其DNA中rDNA ITS区和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扩增,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西南独蒜兰代表3个种,即云南独蒜兰、独蒜兰和一未定种,药源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80.
Dicer蛋白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来源的Dicer蛋白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植物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中,Dicer蛋白的数量逐渐增多,功能逐步出现分化;而在动物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中,Dicer蛋白的数量逐渐减少,功能却逐步整合.不同D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