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1篇
  89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91.
在重庆市铁山坪林场28年生马尾松纯林内选取10棵优势木,进行土柱内混施5个剂量(134、261、388、515、642 g·m~(-3))的石灰石粉试验,在混施前和混施2 a后分别进行了根系调查.结果表明:施不同剂量石灰石粉的马尾松的细根特征有明显差别.随着混施剂量的增加,细根的5个特征都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施388 g·m~(-3)石灰石粉的细根特征值最大,表明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应最好;细根长度、细根表面积、细根根尖数、细根体积、细根干质量分别为600 m·m~(-3)、130 dm~2·m~(-3)、15万个·m~(-3)、220 cm~3·m~(-3)、39 g·m~(-3).  相似文献   
92.
石灰石粉对重庆酸雨区马尾松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沉降影响下重庆市铁山坪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立在酸化土壤表面一次性撒施石灰石粉0(对照)、1、2、3和4t·hm^-2 5个处理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石灰石粉对马尾松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撒施石灰石粉可以降低马尾松叶量损失率,促进胸径、树高、主轴顶梢长度和细根生长.在施后1年左右时间内,效果以2t·hm^-2最佳.在以后近2年时间内,效果以4t·hm^-2最佳,与对照相比,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增加32.80%和77.2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撒施石灰石粉后时间的推移,马尾松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随施用量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
2008年1月12日至2月2日,重庆遭受持续低温雨雪天气,为1951年以来重庆市冬季最冷的时段。1月中下旬(1月11-3113),全市平均气温仅为3.9℃,远低于历史平均值6.5℃。全市有27个区县的平均气温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有23个区县13最低气温降至0.0℃以下,其中城口3113最低气温仅-5.1℃,为全市今冬以来的最低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数十年来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94.
为宝鸡市小麦秸秆和牛粪废弃物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设计纯牛粪2 m3+腐熟剂20 kg+红糖2 kg(处理1)、纯牛粪2 m3+小麦秸秆200 kg+腐熟剂20 kg+红糖2 kg(处理2)、纯牛粪2 m3+小麦秸秆400 kg+腐熟剂20 kg+红糖2 kg(处理3)、纯牛粪(处理4,CK)4个堆肥处理,考察不同堆肥处理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发酵速度,找出其堆肥化利用的最佳模式。结果表明:纯牛粪2 m3+小麦秸秆200 kg+腐熟剂20 kg+红糖2 kg的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76%、1.84%、1.40%,容重较低,为354 g/L,其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利用该模式进行有机肥堆沤,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农田土壤碳储量及变化影响着农田肥力、生产力以及地力的可持续性。本文研究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在0—90 cm土层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农民习惯施肥措施下土壤的碳贮存情况。 【方法】 于2012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定点跟踪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各17户,总计51户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测定了0—30、30—60、60—90 cm土层中全碳 (TC)、有机碳 (SOC)、无机碳 (IC)、颗粒有机碳 (POC)、微生物生物量碳 (SMBC) 以及可溶性有机碳 (DOC)含量。 【结果】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全碳储量分别为159.8、128.5、108.1 t/hm2,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1.7、120.5、90.2 t/hm2,无机碳储量分别为18.2、8.0、17.9 t/hm2。三个省份间0—90 cm土层SOC储量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 (P < 0.05),黑龙江的储量显著高于吉林的,吉林的储量又显著高于辽宁的。关于0—30 cm土壤TC、SOC储量,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 P < 0.05),在30—60 cm、60—90 cm土层,黑龙江的TC、SOC储量显著高于吉林和辽宁的 ( P < 0.05),吉林和辽宁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剖面TC、SOC储量表现为 0—30 cm > 30—60 cm > 60—90 cm深。在土壤活性碳库方面,0—30 cm土层中,随着纬度的降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SMBC/SOC、DOC/SOC呈增加趋势,而SMBC则呈降低趋势,三省间POC/SOC、SMBC、DOC/SOC平均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 ( P < 0.05),黑龙江POC平均含量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 ( P < 0.05),吉林的DOC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黑龙江、辽宁的 ( P < 0.05);30—60 cm土层,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DOC/SO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三省间POC/SOC平均值差异达显著性水平,黑龙江POC、DOC/SOC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 ( P < 0.05),但SMBC含量黑龙江显著高于吉林、辽宁的 ( P < 0.05);在60—90 cm土层,黑龙江土壤的POC、POC/SOC、DOC/SOC、SMBC/SOC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 ( P < 0.05),吉林的SMBC显著高于辽宁的 ( P < 0.05)。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各省土壤TC、SOC、IC及活性碳库呈降低趋势,而土壤IC/TC呈增加趋势。 【结论】 在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以黑龙江的有机碳贮存最大,三省由于气温、土壤母质和施肥的影响,土壤活性碳库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无机碳对全碳贡献增加,因此,下一步研究需重视无机碳库和剖面碳库在碳贮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茶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形式,合理理解这些文化内容,才能为整个茶具设计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其通过有效调动学生自身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出的更多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的茶具作品。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诉求理解,通过探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本质化内涵和应用价值,从而具体分析地域文化视阈下茶具设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97.
子牙河水系滨岸带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雪  何萍  任颖  钱金平  戴霞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1):292-296,303
[目的]以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河流滨岸带植物为对象,研究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6月,在子牙河水系干支流设置了94个滨岸带样地,调查植被结构和海拔、护岸类型、堤外土地利用类型等6个环境因子。[结果]子牙河水系滨岸带植物共249种,分属于51科,166属。山区河段滨岸带有199种植物,分属于43科,135属,优势物种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荆条(Vitex negundo)、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等;平原河段滨岸带有36种植物,分属于22科35属,优势物种主要有芦苇(P.austr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山区植物丰富度明显高于平原区。[结论]海拔高度和堤外土地利用类型与植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水热条件和人类活动压力是影响植被构成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和氮肥管理对小麦生育期土壤无机氮、微生物量碳、氮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设置秸秆还田不施氮(CK)、农民习惯施氮FN5∶5(5∶5为氮肥基追比,下同)、推荐施氮SN3∶7、SN5∶5、SN7∶3和秸秆移走推荐施氮N5∶5处理。施氮显著提高苗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与基肥氮量成正比且在拔节期显著降低,拔节后追肥提高了后期无机氮且其与追肥量成正比。小麦生育前期土壤微生物没有增加对无机氮的固持,而在拔节和抽穗期显著增加,此后逐步降低。秸秆还田较秸秆移走增加了无机氮固持,且生育中期固持量远高于前期。氮肥基追比过高导致小麦前期氮奢侈吸收和旺长且影响后期生长,氮肥3∶7基追施能满足小麦养分供求同步并实现高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
6CW-6E型多管微波杀青干燥机杀青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后的6CW-6E型微波杀青干燥机为研究对象,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材料,分别加工毛尖茶和扁形茶,探索该微波杀青机适合毛尖茶、扁形茶制作的最佳杀青参数。  相似文献   
100.
为确定东北地区中部黑土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适宜氮肥用量,于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连续4 a设置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用量(0、70、140、210、280和350 kg/hm2)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及氮素盈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