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针对我国畜禽固体废弃物自然堆放管理过程中含氮气体排放欠缺系统研究、排放规律尚不清晰的现状,以长江流域生猪固体废弃物典型自然堆放方式为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磷酸甘油溶液吸收法对猪粪固体堆放下N2O、NOx和NH33种主要含氮气体排放进行了一个堆肥周期的系统观测,深入研究了猪粪固体堆放管理方式下3种含氮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堆放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固体贮存堆体最初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NH3前期排放较多,后期排放比较少,受堆体氨态氮浓度影响较大。N2O和NOx的排放规律基本相同,都呈现前期排放量较小,后期排放增多的态势,这与降雨导致的酸性环境加剧硝化反硝化作用有关。堆体表面与堆体内部剖面N2O的排放趋势基本相同,而堆体下部土壤剖面的N2O受堆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2.
旨在研究猪多潜能性维持因子5( Dppa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通过基因池测序的方法寻找该基因的突变位点,并采用PCR-RFLP进行基因型检测,最后将其与大白猪和北京黑猪的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猪Dppa5基因外显子上存在2个错义突变位点(g.363 T>C和g.844 G>T).(2)2个位点在大白猪和北京黑猪上均表现出多态性.(3)2个位点对经产母猪的仔猪初生窝质量的影响显著,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不显著.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可将该基因作为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基因作为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来检测EPOR基因第4内含子C\T突变多态性,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存在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在2个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利用SAS 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初生重(WB)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B、AA基因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均表现为正效应。大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NBA和WB都高于AA型和AB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产母猪A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都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以藏猪、鄂西黑猪、大白猪、莱芜黑猪、北京黑猪、野猪、荣昌猪、八眉猪和里岔黑猪等国内外9个品种16头猪为研究对象,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对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第2内含子进行扩增测序后拼接,获得了长2078 bp的第2内含子全序列,发现了14个位点的SNPs;对所有突变进行Hudson-Kreitman-Aguade测验等遗传分布分析结果发现,西南型、高原型猪核酸分布值(π)、Tajima’s D测验值(DT)、Fu和Li’s D测验值(DFu and Li)分别为0.18%、-0.52和-0.30,华北型猪π、DT和DFu and Li分别为0.25%、0.76和0.72,培育和国外品种猪π值为0.29%;对所有类型的猪进行分析,其π、DT和DFu and Li分别为0.25%、-0.60和-0.17,在不同的猪种中各个位点的SNPs变异很大,对其进行构建进化树等一系列分析,得到相似结论,并最终推断出可能会影响肌内脂肪(intra muscular fat,IMF)含量的突变位点,为研究H-FABP与IMF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农林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基本情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9年以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点的统计数据,分析与研究了报考人数变化、学历分布及其发展趋势,考察了近年来考试总通过率及不同等级通过率,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等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提高考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以及考试通过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7.
大豆维生素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维生素已有20多种。  相似文献   
78.
为临床上能快速诊断虎流感,通过对已分离获得的虎源H5N1流感病毒和GenBank中报道的A型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NP、HA、NA序列,设计合成各个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引物和A型流感病毒通用反转录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一步法可同时扩增出3个基因的联合RT-PCR检测方法。将该方法用于临床病料检测,并与电镜负染、HA/HI及病毒分离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NP、HA、NA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64bp、581bp、173bp,其检测的敏感性约100个TCID50。该方法的检出率和病毒分离结果相符,高于电镜负染和HA/HI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用于虎源流感病毒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79.
大豆对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采用五因素三水平实施方案,系统的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各器官磷素含量和对磷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大豆各器官磷素浓度大小因器官而异,均呈下降趋势;大豆对磷素最高吸收速率出现在结荚至鼓粒期,最高吸收速率为5.28mg/株·d,吸收量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30%~50%左右;适宜密度和氮磷钾适量配施,可显著提高大豆磷素的吸收量与吸收速度,并能显著提高大豆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80.
京郊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法,对北京郊区典型设施菜地番茄生长季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并分析了氮肥施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地N2O排放具有明显的生长季变异性,随着施肥和灌溉事件呈现多峰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减氮施肥处理(OPT)能减少N2O排放总量41.67%,减氮施肥+硝化抑制剂处理(OPT+DCD)则能减少N2O排放总量54.46%;各处理N2O的排放系数介于0.55%~1.15%之间;土壤N2O排放与土壤湿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土壤温度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