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选择6个典型的种植模式点,在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运行模型,考察在其它投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田间管理措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变化肥施用等)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影响的长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的管理措施中,增加秸秆还田比例的固碳效应在众多的农田管理措施中体现最突出,以基本管理措施20年后有机碳含量为对照,当秸秆还田率增加到80%时,齐齐哈尔、平凉和芷江地区增加的SOC含量都在C 3 000 kg/hm2以上,北京郊区、江宁和盐亭地区每公顷则可以增加C10 000 kg以上.化肥增加SOC含量是通过增加作物还田残茬来实现的,与基本措施相比,除了华北和华东地区增施化肥使SOC含量显著增加外,其它地区均不明显.化肥施用量为本底值的50%配合秸秆还田率50%和化肥施用量为本底值的50%增施有机肥C 1 000 kg/hm2的两项措施,在各个地区都表现出比基本管理措施能存储更多的碳素,因此,在我国现在措施下,减少化肥的同时增加秸秆还田比例和增施有机肥是既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又减少化肥污染的"双赢"措施.  相似文献   
152.
农田土壤呼吸特征及根呼吸贡献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并利用反硝化一分解(DNDC)模型定量化研究了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棉花地、休闲地和冬小麦/夏玉米地土壤CO2排放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土壤CO2排放季节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夏季高、其他季节低,与对应气温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冬小麦/夏玉米地土壤CO2排放通量高峰值为2324 mg·m-2·h-1,棉花地为1111.9 mg·m-2·h-,休闲地为436.07 mg·m-2·h-1.土壤CO2季节性排放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其中与5 cm地温的相关性最好,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不太明显.同一种种植模式施氮量高的处理CO2平均排放通量大于低的处理.同时根据DNDC模型估算,玉米根际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最大,为91%~95%,棉花和冬小麦根际呼吸比例分别约为70%和80%.施氮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呼吸而且还影响到根系呼吸.  相似文献   
153.
中国农区水体环境质量预警体系构建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根据中国农区水体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区水体环境质量预警体系的概念及其构建原则,设计了由基础数据层、专业服务层和决策应用层构成的预警框架体系,并对农区水体环境质量预警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释.文中提出了中国农区水体监测网络及其预警指标体系.该研究可为农区水体环境质量预警系统的真正建立和国家水资源安全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4.
六个候选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同一个大白猪猪群中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卵泡促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基因、催乳素(PRL)基因、备解素(OPN)基因等6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群体ESR、PRLR、FSHβ 和 OPN 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 NCOA1 和PRL 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NCOA1基因AB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出生窝重(BLW)分别比AA基因型个体少1.12 头、1.08 头和1.71 kg,差异显著(P < 0.05);PRL基因AA型个体TNB、NBA和BLW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多3 头、3.23 头和5.13 kg,BC基因型个体TNB、NBA和BLW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多3.37 头、3.84头和4.75 kg。对经产母猪,PRLR基因各基因型个体之间在TNB和BLW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杂合型个体比纯合型个体TNB和BLW分别少1.0~1.5头和1.0~1.4 kg;PRL基因AA和BC基因型个体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BLW重1.08和1.05 kg(P < 0.05);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TNB多2.13 头(P < 0.05)。在对合并基因型结果分析中发现,ESR和PRLR基因的A等位基因对TNB表现出正效应,OPN基因的B等位基因对TNB、NBA和BLW都表现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5.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是土壤有机碳的一部分,在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华北平原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4~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SMBC含量的时空变异具有显著的影响.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处理上层(0~10cm)的含量比下层(10~20cm)增加47.4%,而清茬翻耕和还田翻耕处理的含量在土壤中的分层不显著.不同的耕作方式的SMBC含量均随气温降低而减少.全年平均来看,在0~10咖土层,不同耕作方式的SMBC含量大小表现为覆免>还翻>清翻,在10~20cm土层则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整个耕层(0~20cm)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在气温较低时,覆盖免耕的SMBC含量比清茬翻耕和还田翻耕低.在土壤表层,不同耕作方式SMBC含量的稳定性大小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在下层,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6.
王立贤  王立刚 《养猪》2012,(1):57-59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曾为世界猪育种业提供了良好的遗传素材。但是,由于地方猪种与引进猪种相比生产性能落后,其在国内的饲养量已经大为减少,生产性能也有退化趋势。虽然近几年随着优质肉产业的开发,部分种群有所恢复,但有些猪种仍然面临灭绝的危险。多年来,我们没有对地方品种实施有效的选育,更重视杂交利用,而在保种上采取延长世代间隔、随机留种,目标是让其不变、少变或慢变,使地方猪的性能长期没有大的变化,纳入生产体系困难。本文对我国目前应用的保种方法和保种思路进行反思,并提出应把本品种选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7.
应用cool edit pro等声音分析软件及鸣唱型分析法,对21只白腹蓝鹟个体的鸣唱曲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腹蓝鹟的鸣唱曲目较大,21只个体共237种鸣唱型,鸣唱型个数与个体数呈正相关;鸣唱语句的音节构成较为复杂,语句中音节数3~30个不等,且不同个体的语句音节构成复杂程度不同;语句频率范围为2 004.00~8 734.00 Hz;鸣唱语句间隔时间在鸣唱语句长达到一定时间以上则显著增长,进而可能对鸣唱速率有影响;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个体,鸣唱型中出现相同音节组合部分。  相似文献   
158.
动物防御素是存在于动物多形核粒细胞和上皮组织内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抗微生物肽,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和广泛的抗菌谱,在杀灭细菌、对抗癌症、杀伤艾滋病毒、转基因工程及食品方面有重要作用。作者从防御素的分布入手,对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基因定位与进化、生物活性与机理、基因表达调控等最新研究作一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59.
获得语言生动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洋为中用、网为我用、古为今用、俗为文用四个方面探讨了获得生动语言的途径 ,从讲究句式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善用形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使语言生动 ,富于表现力 ,提出了广博的阅读积累和反复推敲是文章语言生动性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60.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