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2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林业   1578篇
农学   1875篇
基础科学   1087篇
  1940篇
综合类   4268篇
农作物   949篇
水产渔业   509篇
畜牧兽医   1482篇
园艺   512篇
植物保护   82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输气管道中缓蚀剂雾化浓度分布及加注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液体雾化流动理论,对缓蚀剂在天然气管道内的雾化过程,雾化浓度分布及其保护管道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缓蚀剂的雾化在喷流状态下最为充分,且可形成均匀的保护膜;而雾化角、雾化细度、雾化均匀度和浓度分布等评定缓蚀剂雾化质量的,又可以用来检验管道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92.
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抗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cDNA芯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从交链孢真菌(Alternaria spp.)中提取的新型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抗病防御相关酶活性和稻瘟菌抗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幼苗经 2 g·ml-1激活蛋白喷雾处理后,NPR1基因从第天时转录水平开始提高,第3天和5天时转录活性继续增强;EIN2基因的转录在第1天、3天时转录水平显著提高,第5天时又有所回复,但仍高于对照;CTR1的转录在第1天时虽无影响,但第3天和第5天转录水平明显降低,而PR4 的转录在各检测时段均未表现明显变化。5 d后叶片的稻瘟菌病情指数和平均每叶病斑数开始显著降低,14 d时对稻瘟菌的诱抗效果最为明显。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处理后1 d迅速增加,7 d和9 d时活性增加达到高峰期; -1,3-葡聚糖酶活性在处理后3 d开始增加,5 d时增幅最大,随后增幅降低,14 d时略低于对照水平;几丁质酶活性在处理后前3 d低于对照,5 d后活性平稳增加,14 d时降至略低于对照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轴流风机在果蔬包装箱两侧形成压力差,使冷空气快速流经果蔬表面,加快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去除,降低果蔬温度。移动式差压预冷机样机重量200kg,外形尺寸为2.4m×1.8m×0.5m,采用1.5~2kW轴流风机,80个普通塑料筐(590mm×400mm×320mm)和净压通道构成一个完整的差压预冷系统。以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进行预冷机的性能评估,差压预冷机4h使生菜温度由28℃降至2℃左右。中国普遍采用的冷库预冷耗时则为26~30h。差压预冷可使预冷效率提高6~7倍,而预冷成本投入以生菜为例约0.02元/kg。样机成本投入约为7500元。  相似文献   
994.
微波干燥等对蕨菜干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鲜蕨菜经过微波、真空、热风、恒温4种干燥处理,测定不同干制工艺条件下不同时间蕨菜的重量及干燥结束时蕨菜中维生素C和Fe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复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 ℃微波干燥蕨菜的干燥速率、复水性能均优于其它3种方法;同时,其营养损失较少,外观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侵染后棉苗体内棉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抗病品种棉苗中棉酚和单宁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根茎中含量高于叶片;②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2μgg-1土)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的棉酚含量略高于未处理组,但单宁含量无明显差异;③枯萎病菌侵染后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均有明显上升,抗病品种的棉酚量增加早、增幅大,而感病品种棉酚量仅在后期略有增加.但抗病与感病品种在单宁含量增加上无显著差异;④经氟乐灵处理后受枯萎病菌侵染的棉苗棉酚含量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发病棉苗,但单宁含量与未处理组无差异.由此认为,棉酚可能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有关,而单宁则与抗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明确田间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的分化情况,选取中国、英国、印度3个国家不同苹果产区的57株有代表性的苹果黑星病菌株,分别接种嘎啦、富士、秦冠3个寄主品种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其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寄主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寄主对病菌的反应类型并结合病害严重度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57株苹果黑星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类群:强致病力Ⅰ型、中等致病力Ⅱ型、弱致病力Ⅲ型。  相似文献   
997.
干旱胁迫对大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各相关酶系的变化,进而为不同大豆品种抗旱能力的评价给出参考指标。测定了6个大豆品种干旱处理后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大豆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是大豆植株保护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是判断大豆植株遭受干旱的重要指标;多酚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可能不是大豆植株保护酶系的必要部分。  相似文献   
998.
广州白云山几种森林群落生物量和持水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白去山风景区主要森林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及灌草层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木荷群落>马尾松群落>马占相思群落>藜蒴群落>加勒比松群落:枯落物层现存量为马尾松群落>藜蒴群落>马占相思+木荷群落>马占相思群落>加勒比松群落;5个群落各层的自然持水量为土壤层>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枯落物层(马尾松群落为灌草层>乔木层);群落各层总的自然持水量顺序为马占相+木荷>马占相思>马尾松>加勒比松>藜蒴。  相似文献   
999.
山茶属短柱茶组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短柱茶组9种1变种的花类进行形态观察和比较研究,本组的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该组是一个自然类群,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特征,可大致将该组的花粉分为2种类型:穴-网状纹饰和皱沟状纹饰,讨论了陕西短柱茶,细叶短柱茶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 is an essential negative regulator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s whos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the subject of debate. CTLA-4 shares two ligands (CD80 and CD86) with a stimulatory receptor, CD28. Here, we show that CTLA-4 can capture its ligands from opposing cells by a process of trans-endocytosis. After removal, these costimulatory ligands are degraded inside CTLA-4-expressing cells, resulting in impaired costimulation via CD28. Acquisition of CD86 from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s stimulated by T cell receptor engagement and observ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se data reveal a mechanism of immune regulation in which CTLA-4 acts as an effector molecule to inhibit CD28 costimulation by the cell-extrinsic depletion of ligands, accounting for many of the known features of the CD28-CTLA-4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