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于向华 《蔬菜》2017,(6):36-38
为推进农用肥料的科学施用,促进肥料使用管理的法制化,通过收集与肥料使用管理有关的文件、档案等资料,对辽宁省肥料使用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问题和经验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肥料使用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养猪废弃填料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养猪废弃填料的资源化利用,对异位发酵床的废弃填料进行了安全性评价。通过对两种废弃填料的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种子发芽率指数、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废弃填料中的营养物质丰富,总养分含量分别为6.19%、7.21%,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6.11%、48.63%,p H分别为8.00、8.50,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均符合我国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定的有机肥料标准;废弃填料的种子发芽率指数分别为127.67%、118.77%,表明其对农作物无毒性;废弃填料的蛔虫卵死亡率分别为95.75%、95.60%,粪大肠菌群数分别为76个和83个,均符合我国有机肥料中的相关标准。该结果证实异位发酵床样式技术是可以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环保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3.
本实验采用二因子4×3设计。选1日龄健康星布罗(Starbro)肉用雏鸡288只进行了8周实验,所设日粮锰水平为60,150,300和600ppm,铜水平为12.6,100和250ppm。在8周末采取胫骨样品,检测其中无机元素和羟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600ppm锰和100~250ppm铜改善了O~3周龄雏鸡的饲料效率,但对全期仔鸡的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无明显作用。提高日粮中锰水平,影响了骨矿化作用和胫骨中羟脯氨酸的正常含量,引起骨质下降,这种作用受到锰、铜互作的影响。锰、铜在骨中的沉积具有极强的连锁性,其沉积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可见,过高的日粮锰(150ppm以上)、铜(100ppm以上)水平对肉仔鸡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74.
探讨外源镉(Cd)和温度变化对水稻抽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生长过程中应对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复合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添加外源Cd (0和2 mg/kg土)和模拟温度(白天/夜晚分别为30℃/25℃(CK)、33℃/28℃(T1)、36℃/31℃(T2)),研究外源Cd和温度变化对不同品种水稻(武运粳30号和新两优6号)抽穗期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Cd处理显著降低了新两优6号的SPAD值,而单一增温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武运粳30号的SPAD值(P<0.05)。虽然外源Cd和温度的复合作用未显著影响武运粳30号和新两优6号的净光合速率(Pn),但Cd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的Pn,而增温处理则显著影响了新两优6号的Pn;大部分Cd和温度处理下,新两优6号的SPAD值和Pn大于武运粳30号。Cd处理和增温处理均影响了水稻叶绿素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形状,O、K、J和I点的荧光因处理的不同而具有一定差异。Cd处理和增温处理对水稻Fv/Fm和比活度参数的影响与水稻品种有关,Cd处理未显著影响运粳30号和新两优6号的Fv/Fm值,而增温处理则显著减少了武运粳30号的Fv/Fm值;新两优6号的比活度参数ABS/RC、DIo/RC、TRo/RC、ET0/RC在Cd处理下显著降低,而武运粳30号的比活度参数在增温处理下则显著增加(P<0.05)。Cd处理显著降低了新两优6号的茎叶生物量,而增温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武运粳30号茎叶生物量,然而两者的复合作用对水稻茎叶和根生物量的影响因品种不用而具有差异,新两优6号的茎叶和根干物质量在大部分处理下大于武运粳30号。综上可知,Cd和增温处理通过影响水稻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从而影响水稻的生物量,但影响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具有差异,其中,武运粳30号对Cd具有较强的抗性而新两优6号对增温有较强的抗性。因此,在实际的田间管理中,应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以应对土壤Cd污染和温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以金地灵芝为试材,探究了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其液态发酵产胞外多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并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以得到金地灵芝液态发酵产灵芝多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辅助无机盐为MgSO_4·7H_2O,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98%玉米粉,0.68%蛋白胨,0.21%MgSO_4·7H_2O,0.05%K_2HPO_4,0.05%KH_2PO_4,0.001%维生素B_1。优化后胞外多糖得率提高了30.14%。  相似文献   
76.
当今时代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产业来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 显著提高,进而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日趋成熟、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促进林业技术的发 展,是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林业产业效益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阜新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阜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阜新县农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制约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适合阜新地区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即耕地资源1:4:3:2的利用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8.
氯化钾浸提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土壤铵态氮浸提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样品形态、浸提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土壤铵态氮测定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形态和浸提剂浓度对土壤铵态氮测定值有重要影响,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测定值影响不显著;以新鲜土样为测定对象,在室温、浸提液浓度2.0 mol/L、浸提时间30 min的条件下,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可达到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9.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玉米水分利用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根区交替灌溉由于创造了一个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的环境,从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作物水分和养分利用。为探明这种影响,该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2种灌水水平(正常灌水W1,70%~80%田间持水率;轻度缺水W2,60%~70%田间持水率)和2种有机无机氮比例(100%无机氮,70%无机氮+30%有机氮)条件下,常规灌溉和不同生育期分根区交替灌溉(分别在苗期~灌浆初期、苗期~拔节期以及拔节期~抽雄期进行分根区交替灌溉(AI),即AI1、AI2和AI3)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以及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碳(DOC)含量以及基础呼吸和诱导呼吸CO2释放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轻度缺水时,拔节期~抽雄期分根区交替灌溉总干物质质量增加23.2%~2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3%~26.7%;相同施肥和灌水水平条件下,抽雄期时拔节期~抽雄期分根区交替灌溉土壤MBC增加,但是土壤诱导呼吸CO2释放量降低。与单施无机氮相比,有机、无机氮配施增加玉米干物质质量,在某些水分条件下(W1CI、W1AI1和W1AI2)还提高灌浆初期基础呼吸和诱导呼吸CO2释放量。因此,轻度缺水时拔节期~抽雄期进行分根区交替灌溉可以提高玉米总干物质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微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80.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给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进而培育稻瘟病水稻杂交组合,是选育抗稻温病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双抗77009为抗性基因Pigm-1的供体亲本,以感病恢复系R20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方法,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定向改良优质水稻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