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0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195篇
基础科学   258篇
  511篇
综合类   2364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938篇
园艺   341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不同灌溉制度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因此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对温室番茄生理变化的影响,对于温室番茄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试验采用传统灌溉方式为对比,研究了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对其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可以使温室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峰值提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番茄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灌水量较低时,可以通过缩短灌水间隔来提高温室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2.
南京老山地区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京老山地区的野生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南京老山地区分布的较为重要的野生地被植物种质资源共计112种,分属于60科98属。并提出了近期值得推广应用的若干种类。  相似文献   
143.
报道了武陵山脉七曜山区大型真菌资源126种,其中食、药用菌105种、毒菌7种,隶属于2亚门9目30科61属.调查发现,该地区大型真菌种类分布于阔叶林中有74种, 针阔混交林中有39种,针叶林中有35种,灌木林中有17种.已调查的大型真菌资源中有外生菌根菌69种,木生菌32种.-  相似文献   
144.
水轮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故障严重影响水轮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益,要清除振动故障,必须认清振动的原因,找准振源。从机械、水力、电气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引起水轮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及特征。介绍了转速、励磁和负荷试验在水轮机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某电站现场振动试验中各部位振动及水压脉动的幅值随机组运行工况变化的规律,找出了引起该机组振动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具体说明了试验法在水轮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和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NKT细胞含量与HCV感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R Vα24/Vβ11双阳性NKT细胞.结果抗-HCV阳性且HCVRNA也阳性的病例NK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抗-HCV阳性而HCV RNA阴性的病例(P〈0.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由于NKT细胞数量减少或活化受阻,造成HCV的持续感染,不利于病毒的清除;另一方面,由于肝内有HCV的存在,NKT细胞大量向肝内趋化,导致外周血的数量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46.
7-异丙氧基异黄酮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用间苯二酚与苯乙酸直接酰化制得2,4二羟基苯基苄基酮,在吗啉、吡啶存在条件下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环合,再与乙-溴丙烷反应生成7-异丙氧基异黄酮,总收率为56%。  相似文献   
147.
邵梓桐  秦彧 《草地学报》2022,30(5):1086-109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关键种,其干扰导致高寒草地下垫面形成植被和裸地斑块镶嵌共存的景观格局,加剧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改变了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为了增进对高原鼠兔干扰在高寒草地碳循环中作用的认识,本文综述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碳交换的作用过程和影响机制。总结出采食、堆土和挖掘是高原鼠兔直接影响高寒草地的主要方式,同时堆土和挖掘也是高寒草地秃斑化的潜在诱因,秃斑侵蚀、扩张以及本身的热岛效应也会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尽管高原鼠兔挖掘活动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有利于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累积,但是堆土以及与高原鼠兔干扰相关联的秃斑化也会引起潜在的有机碳流失。高原鼠兔挖掘洞穴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碳交换平衡,加速了CO2通过鼠兔洞道扩散排出,而堆土和秃斑化后植被物种组成改变,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壤暖干化是生态系统碳交换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大尺度高原鼠兔干扰对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量化评估,以及耦合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8.
娄亚桦  王玲秀  邵帅 《草地学报》2022,30(5):1290-1295
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适时萌发,有助于缓解春季饲草短缺。为探究氮沉降和收获期对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方式,设置0 kg·ha-1·a-1,30 kg·ha-1·a-1,60 kg·ha-1·a-13个氮添加处理和2个收获时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析不同处理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指标和饲用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30 kg·ha-1·a-1,60 kg·ha-1·a-1氮添加条件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粗、平均地上鲜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0 kg·ha-1·a-1;同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与第一收获期相比,第二收获期东方旱麦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与粗脂肪含量升高,平均地上生物量无差异。综合考虑东方旱麦草秋萌株的生长与饲用品质,在第一收获期(拔节孕穗期)和60 kg·ha-1·a-1氮添加下可获得最优饲草,但30 kg·ha-1·a-1较低水平氮沉降也能显著提升其生产力与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分析河北省奶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于河北省收集30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奶牛粪便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透射电镜观察、PCR扩增及致病性研究。采用传统煎煮法与醇提法提取9种中草药,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将中草药进行两两联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并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MIC和MBC,评价药物的抑菌效果。【结果】 分离获得12株奶牛源大肠杆菌,检出率为40%,均具有致病性,其优势血清型为O55,检出率为58.3%。在中草药水提取液中,五倍子、五味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7.80 mg/mL,其次为乌梅、夏枯草、石榴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和MBC均为15.63 mg/mL;在中草药醇提取液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味子抑菌效果较好,MIC和MBC均为7.80 mg/mL。在中草药两两联合中,五味子与乌梅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抑菌效果最强,IZD为26.00 mm,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倍子与乌梅,IZD为23.66 mm,MIC和MBC均为7.80 mg/mL。【结论】 本研究成功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55型,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及复方中草药,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腹泻临床应用中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分离鉴定武汉市患皮肤病犬猫细菌性病原,并探索其对传统抗菌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藤黄酸(GA)和6-溴靛玉红-3’-肟(BIO)的敏感性。【方法】 对患皮肤病犬猫采样并分离病原,通过生长特性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PCR等方法鉴定并利用SPF小鼠验证致病性;通过药敏纸片验证其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并测定天然产物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 分离得到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伪中间型葡萄球菌、2株猫葡萄球菌、1株犬链球菌及1株奇异变形杆菌。SPF小鼠皮肤创伤感染验证分离菌株均有致病性。犬链球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对各自受试药物均敏感;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及氯霉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天然活性产物GA和BIO对上述9株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且除分离菌株F5外GA对分离菌株的MIC值均小于BIO。【结论】 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种、9株犬猫皮肤细菌。犬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对传统抗菌药物均敏感,部分葡萄球菌存在耐药。GA和BIO对犬猫皮肤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活性,显示其可作为防控犬猫细菌性皮肤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