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7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林业   1224篇
农学   1520篇
基础科学   699篇
  1634篇
综合类   2699篇
农作物   620篇
水产渔业   400篇
畜牧兽医   1264篇
园艺   379篇
植物保护   7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罗胜强 《北京农业》2011,(15):137-138
现代林业是当前林业建设的重点,建设现代林业就是要极力构建效益显著的生态体系、充满活力的产业和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提供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等多样性的需求。就所在地区林业建设实际,立足现代林业建设理念,着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宜业环境,对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进行有益的探求。  相似文献   
102.
103.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文章综述了L-肉碱的定义、合成与检测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铜胁迫下蓖麻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其铜吸收作用。[方法]将配制成不同浓度的CuSO4·5H2O水溶液分别加入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接种愈伤组织,计算出愈伤组织对铜的抗性指数。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愈伤组织铜含量。[结果]铜浓度60 mg/L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长受到抑制,抗性指数仅为33.87%;铜浓度40 mg/L时,愈伤组织呈淡黄色,生长较快,抗性指数达到61.29%,并且这种抗性可以保持至连续继代培养6周之后。培养至第4周,铜浓度分别在10、20、30、40 mg/L各处理的抗性指数都高于第3周,各处理愈伤组织铜含量依次为0.33、0.54、1.16、1.40 mg/g。[结论]培养基铜含量40 mg/L可作为筛选铜抗性蓖麻愈伤组织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6.
天津滨海盐土的脱盐碱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天津滨海盐土在长期治理过程中由于盐土的脱盐碱化,以及缺少有机肥料和低矿化(高钠)碱性水灌溉等原因,已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碱化土壤。试验表明,应用有机无机改土剂和增施有机肥、深耕深翻、咸淡水混合灌溉等农艺措施,并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能收到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7.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acillus coagulans and yeast hydrolysat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e response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of weaned piglets. Twenty-four weaned piglets with an average body weight (BW) of 6.89 ± 0.15 kg were divided into four diets for 28 days. The treatments were basal diet (control),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antibiotic (20 mg/kg colistin sulphate and 40 mg/kg bacitracin zinc, AT), probiotics (400 mg/kg Bacillus coagulans ≥5 × 109 CFU/g, BC) or yeast hydrolysate (5000 mg/kg yeast hydrolysate, YH). Average daily gain (ADG) and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were improved by AT and YH diets (p < 0.05), while BC diet only increased ADG (p < 0.05). The complement 3 (C3), lysozyme (LZM)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were increased in BC diet (p < 0.05). Feeding AT and YH caused the increase of jejunal villus height (p < 0.05), and a higher ratio of villus height/crypt depth was observed in AT, BC and YH groups (p < 0.05). The mRNA expression of zonula occludens-1 (ZO-1) in jejunal mucosa was up-regulated by AT, BC and YH diets (p < 0.05). Dietary AT, BC or YH inclusion decreased the interleukin-1β (IL-1β) concentration and TNF-α mRNA expression (p < 0.05), and YH supplementation even down-regulated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nd CD14 expressions (p < 0.05). In summary, the dietary administration of BC or YH both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through promoting the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ndicating both of them can serve as potential alternatives to antibiotics growth promoters for the pigle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8.
109.
罗远明 《猪业科学》2021,38(9):52-54
智慧养猪已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主要聚焦于智能环控、智能饲喂和对猪群的视频监控等技术的应用。大数据采集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因此,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猪只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养猪的基础。通过正确的猪只个体识别技术的选型,在不同生命周期给猪只选配合适的电子耳标,给猪只建立精准的身份证明。在不同阶段的数据采集场景中,通过识别电子耳标产生真实数据的关联,准确掌握每一头猪从出生到屠宰再到消费市场终端之间的信息,从而确保了动物健康养殖、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真正意义上实现智慧养猪。  相似文献   
110.
文章以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技术”育人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阐述“猪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实施,将爱国情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团队协作、食品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