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2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林业   898篇
农学   778篇
基础科学   702篇
  1229篇
综合类   5761篇
农作物   1107篇
水产渔业   518篇
畜牧兽医   1894篇
园艺   920篇
植物保护   54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12篇
  2011年   1091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853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通过叶分析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叶柄全钾5~9月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葡萄叶柄钾含量在生育期内整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前期下降迅速,中期平缓,进入浆果成熟期后又趋于下降;强势品种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对钾的吸收大于弱势品种;早熟品种叶柄内钾含量变化趋势比晚熟品种提前.根据新疆农五师葡萄园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分布现状,建议生产中应根据葡萄钾元素动态变化特点,不同团场应结合当地土壤有效钾含量相应补充.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ORFV NZ2毒株的CBP蛋白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对CBP蛋白的理化特性、亲水性、跨膜区、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BP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179 89 kDa,理论等电点为4.68,半衰期为30 h,稳定系数为43.06,脂肪族指数为81.78,总平均亲水性为-0.383。CBP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分别占38.11%、33.91%、5.94%和10.48%,三级结构形似倒立的哑铃,上下对称。筛选出了6个优势B细胞表位、3个CTL细胞表位,无Th细胞表位。CBP蛋白为亲水性膜外蛋白,细胞表位较少,在细胞膜外为ORF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发挥作用。本研究为CBP蛋白的功能研究与ORFV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试验旨在利用白藜芦醇(Re)和褪黑素(MT)提高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穿孔转染(电转)效率、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以提高转基因动物生产效率。将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添加白藜芦醇高、中、低(R-5、R-6、R-7)3种浓度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联合添加组(R-5M-5、R-6M-7),通过电转效率和细胞凋亡情况确定电转体系优化方案;通过对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的检测研究其作用机制。将绵羊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R-5M-5、R-6M-7)联合添加组,通过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卵丘细胞扩展、第一极体排出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检测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P3代增殖旺盛,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试验组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R-5M-5组电转效率最高;R-6M-7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R-5、R-6、R-5M-5和R-6M-7组均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R-6、R-7、R-5M-5和R-6M-7组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相对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R-6、R-7、R-5M-5和R-6M-7组成纤维细胞内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R-6、R-5M-5和R-6M-7组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增加(P<0.05);R-6M-7组显著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P<0.05)。综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可以优化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转体系,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为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2014年春季对来自镇江蚕种场、苏州大学、无锡西漳蚕种场、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农业大学的5对桑蚕新品种,秋季对来自苏州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龄期观察和生命率、茧质、产茧量调查与分析,客观反映参鉴品种在陕西试验点的饲育表现和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55.
为筛选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H.parasuis 5型强毒株(HPS-5)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一株稳定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MAb能够特异性识别所有H.parasuis标准菌株;免疫共沉淀技术与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MAb所识别的蛋白为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T)家族的寡肽透过酶(OppA);利用MAb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淘选,8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展示有"KTPAE-R"保守序列,对应于H.parasuis SH29755株和SH0165株的469位~475位的氨基酸残基。对OppA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parasuis与其它10种猪常见细菌病病原序列一致性为9.1%~74.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parasuis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地膜露头栽培模式下陇西同类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方法:采用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在控制统一行距的条件下,设计4种不同的株距进行田间栽培试验,通过观测黄芩地上部分、地下药用部位的生长量、试验区药材产量和种子产量等生物经济指标,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优选黄芩地膜露头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株距5 cm栽培的鲜药产量较高,但药材商品规格、产籽量均低,增产不增收;株距15 cm栽培的鲜药商品规格较高,但产量和产籽量均偏低,经济效益低;株距10 cm栽培的出苗率、鲜药产量、产籽量、田间长势、药材商品规格表现好。结论:黄芩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在陇西同类地区的最佳密度为行距30 cm、株距10 cm,即亩保苗22 000-22 500株。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异地育肥牦牛模式,本试验对比了低海拔异地育肥耗牛与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在同等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差异。将体重相近的8头1岁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和8头4岁青海牦牛各分为2组,每组4头,同一品种的2组试验牛分别饲喂低非蛋白氮饲粮[L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0%(干物质基础)]和高非蛋白氮饲粮[H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5%(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结果发现:牦牛与肉牛均在LNPN条件下表现出最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最小的料重比。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牦牛与肉牛的血常规指标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是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肉牛(P0.05),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 CHC)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肉牛(P0.05)。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肉牛和牦牛各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GREA)、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肉牛(P0.05)。牦牛在HNPN条件下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LNPN条件下(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牛和牦牛育肥饲粮中添加1.0%的缓释尿素替代饲粮蛋白质是可行的;低海拔异地育肥牦牛不会对牦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8.
对白龙江上游主要5种灌丛类型进行土壤物理性质和入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丛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入渗性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丛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均大于其它灌丛类型,臭樱(Maddenia hypoleuca)灌丛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最差;不同灌丛类型土壤的初渗率在3.68~44.13 mL/min,稳渗率在1.05~4.71 mL/min,总体上是杜鹃灌丛荚蒾(Viburnum dilatatum)灌丛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灌丛中华柳(Salix cathayana)灌丛臭樱灌丛;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与土壤自然含水量、入渗总量和孔隙度呈及显著正相关,和土壤密度呈及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9.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相似文献   
60.
在天祝县高寒地区进行甘引1号黑麦与箭筈豌豆的混播试验,结果表明,混播比单播表现出更大的生物优越性,其甘引1号黑麦60%+箭筈豌豆40%的混播草地种间协同效应最佳,鲜草产量达57 228.6kg/hm2,比甘引1号黑麦和箭筈豌豆单播增产21.2%和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