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1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980篇
林业   846篇
农学   452篇
基础科学   556篇
  1016篇
综合类   4987篇
农作物   661篇
水产渔业   479篇
畜牧兽医   1728篇
园艺   690篇
植物保护   533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831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研究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盒解旋酶9 (DEAH (Asp-Glu-Ala-His)-box helicase 9,DHX9)对牛骨骼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利用已经建立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成肌分化模型,设计合成DHX9的si-RNA,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HX9基因在成肌...  相似文献   
992.
为改良酸性土壤、降低重金属活性和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硅钙钾镁肥(T1)、矿物调理剂A(T2)和矿物调理剂B(T3)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和对菠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 g/kg的矿物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Al3+,使土壤酸度降低,矿物调理剂B的效果最优(T3)。施用矿物调理剂显著促进了菠菜的生长,T1、T2和T3处理使植株鲜重分别增加13.8、15.9和15.9倍。T2和T3处理使土壤DTPA-Cd含量分别降低41.6%和41.0%,菠菜植株Cd浓度分别降低48.9%和50.9%。此外,T2和T3处理也抑制了菠菜对Cd的累积,菠菜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49.1%和50.9%。综上,以硅酸盐矿物、牡蛎壳粉和白云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矿物调理剂在改良酸性土壤和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3.
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 SiO2纳米颗粒(SiO2NPs)为添加剂,研究添加4 个浓度梯度下(0、0.5、1.0和2.0 g/kg)SiO2NPs对好氧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布规律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并探讨影响重金属生物利用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添加SiO2NPs提高堆体温度并延长堆肥高温期。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的pH显著升高,而电导率和C/N显著降低。种子发芽指数由堆肥前的50%升高到堆肥后的163%~182%。添加SiO2NPs有利于重金属组分由生物可利用形态(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向稳定形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Cu和Zn的钝化效率可分别达到65.10%~83.89%和6.62%~27.93%,极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为52.09%和1.83%,P<0.01)。添加SiO2NPs增加嗜热菌科的丰度,提高总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Cu相关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Zn相关的被鉴定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Cu的生物利用度受环境因素(C/N和电导率)和细菌的交互作用,而Zn的生物利用度受细菌和温度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羊产排污系数,在我国云贵高原牧区选择一家以半放牧半舍饲为饲养方式的规模化羊场,在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选择一家全舍饲的规模化羊场作为试验地点,对不同饲养阶段的贵州半细毛羊和湖羊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污系数方面,贵州半细毛羊的平均粪便量、尿液量、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铜(Cu)和锌(Zn)产污系数分别为0.97 kg·d-1·只-1、0.53 L·d-1·只-1、318.01 g·d-1·只-1、7.12 g·d-1·只-1、2.03 g·d-1·只-1、2.89 g·d-1·只-1、41.00 mg·d-1·只-1、0.76 mg·d-1·只-1、14.77 mg·d-1·只-1;湖羊的数值分别为0.99 kg·d-1·只-1、0.56 L·d-1·只-1、384.76 g·d-1·只-1、8.98 g·d-1·只-1、1.56 g·d-1·只-1、1.46 g·d-1·只-1、41.34 mg·d-1·只-1、0.38 mg·d-1·只-1、41.84 mg·d-1·只-1。粪便量与饲料量、尿液量与饮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排污系数方面,排污系数除受产污系数影响外,还与粪便量、粪尿中污染物浓度、饲养方式等有关。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的比值(排产比)与羊饲养方式和清粪方式有关,以全舍饲为饲养方式的羊场各污染物排产比均低于半放牧半舍饲羊场。因此,在不考虑成本和养殖规模的前提下,为了控制羊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首选全舍饲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滚环扩增(RCA)技术从安徽淮北番茄温室表现曲叶症状的番茄上获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2个分离物全基因组。 2个TYLCV DNA-A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2 781 nts,共编码6个ORF。序列比对结果表明,2个TYLCV安徽分离物DNA-A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其他24个TYLCV各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7.8% ~ 9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TYLCV安徽分离物与来自吉林、沈阳、天津、邯郸和山东的5个TYLCV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氮对薄壳山核桃香气成分累积的影响,以“波尼”为研究对象,开展4水平氮肥试验(0、0.4、0.8和1.2 kg·株-1),以获取氮肥最佳用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关键香气成分,验证了分析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由于测试成本低,适合大量样品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氮环境有助于“波尼”果仁中香气成分的形成与累积,高氮条件不利于香气成分的产生。不同施氮处理中6种关键香气成分含量均发生了变化,每株施氮量0.4 kg时,目标香气成分累积量处于最高水平。合理的低氮处理对薄壳山核桃香气成分的累积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卢孟雅  丁雪丽 《土壤》2024,56(1):10-18
稻田土壤碳循环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碳的固定及稳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微生物主导的有机碳转化过程是土壤碳循环研究的核心,微生物同化代谢介导的细胞残体迭代积累在土壤有机碳长期截获和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旱地土壤相比,关于稻田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积累动态对外源有机物质如作物秸秆输入的响应及主要影响因子的认识还相对有限,对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参与土壤固碳的过程和机制尚缺乏系统认识。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库形成和积累的重要性及评价指标,重点探讨了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动态以及外源秸秆碳形成细胞残体转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微生物残体积累转化的主要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最后提出了未来应借助先进的光谱和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并结合同位素示踪对微生物残体的稳定性与机理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和硒复配剂处理对铁皮石斛抗寒性的影响.[方法]以生长一年的铁皮石斛组培苗为供试材料,2℃低温胁迫7 d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和硒复配剂进行叶面喷施,其中外源水杨酸和硒均设置了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15、30、60 mg/L和0、5.0、7.5、10.0 mg/L,采用不完全随机设计将二者进行复配,共12种复配剂.[结果]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和硒应配合使用,叶绿素含量和PRO含量的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喷施浓度为15/10.0、30/5.0和30/7.5 mg/L的水杨酸和硒复配剂时,其叶绿素含量、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显著提高铁皮石斛抗寒性,缓解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结论]低温胁迫下配合使用外源水杨酸和硒,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对全国32所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状描述,认为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实困境有培养目标趋同从众、农林特色课程少、学科地位弱、边缘化严重、市场火爆专业遇冷并存。提出建议:依托农林优势资源,坚持“有小异”;优化专业方向课程,凸显农林特色;落实导师制,精细化人才培养。研究结论对于农林高校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与特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生产价值。近年来由于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草原有害生物逐年加重,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历史数据总结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为害强、损失重的特点,分析了防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客观指出了目前防治工作存在的监测能力、资金、设备不足,科研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等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创新防治机制和技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方面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为下一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