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0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毛葱学名珠葱,主要产于东北。利用这种技术,葱平均产量为25.5t/hm^2,大豆平均产量为l750kg/hm^2。2004年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夹信子村毛葱套种大豆栽培面积达253hm^2,产品已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该地区已成为毛葱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是毛葱套种秋菜,近两年发展到毛葱套种大豆。  相似文献   
122.
专用肥作为平衡施肥实施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可提高平衡施肥技术的普及与成果的转化率。2000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在湟源县脑山地区对马铃薯专用肥肥效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湟源日月、塔湾两乡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后,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并有改善马铃薯的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花生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花生根系分泌物溶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花生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商(q MB)、基础呼吸(BRC)和代谢商(q CO2)的影响,并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入不同浓度花生根系分泌物后土壤MBC和BRC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BRC随浓度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当施入高浓度根系分泌物时达到最大值,较CK提高21.15%;MBC的变化趋势为:高浓度中浓度CK低浓度,其中高浓度处理比CK提高11.55%,低浓度处理较CK降低2.16%。只有在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下,q MB才出现显著差异,较CK提高11.63%。施入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土壤的平均吸光值(AWCD),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均高于CK及其他两个处理,分别较CK提高21.53%、5.64%和8.82%,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中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与CK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相近,其明显不同于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土壤,说明它们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不同,其群落代谢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对碳源的利用差异主要表现在6种碳源上,分别为L-天冬酰胺、D-甘露醇、α-环式糊精、D-氨基葡萄糖酸、D-纤维二塘和α-D-乳糖。高浓度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明显改变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4.
菌糠西瓜、甜瓜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郊区腐熟的平菇香菇菌糠、土、蛭石、草炭、有机肥为原料,进行西瓜、甜瓜育苗试验,筛选出适合西瓜、甜瓜育苗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菌糠复合基质在土壤密度、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的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均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肥,作为西瓜、甜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黄芩光合特性、采收期内黄芩根产量及品质的动态变化,为黄芩优良种源的选择及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6个种源(甘肃、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和吉林)黄芩的光合特性;通过五点法取样,测定采收期内(8-10月)黄芩根的产量;并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和单株黄芩苷产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季节、不同种源间黄芩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其中陕西种源黄芩的光合能力大于其他种源。不同种源黄芩根产量之间也有一定差异,陕西、吉林种源的产量较其他种源高,这与陕西、吉林种源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密切相关。采收期内,河北、陕西、山西和山东种源的黄芩苷含量在09-21达到高峰后下降,而甘肃、吉林种源的黄芩苷含量从09-14就开始下降。单株黄芩苷产量以陕西种源最高,甘肃和河北种源最低,陕西种源单株黄芩苷产量在09-21是甘肃种源的3倍,是河北种源的2.4倍。【结论】在吉林省内,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药材,建议引种陕西、山西种源的黄芩,并在采收期内适时采收,陕西和山西种源黄芩最佳采收时间为09-21左右,吉林当地种源黄芩的最佳采收时间为09-14左右。  相似文献   
126.
鄂西南退耕还林不同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鄂西南6种退耕还林经营模式,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由高至低为厚朴+箬竹模式(密植茶园模式(杉木+毛竹模式(杉木+桤木模式(香椿纯林模式(日本落叶松纯林模式;混交模式比纯林模式的生态功能发挥更好。  相似文献   
127.
甜菜夜蛾(Lap hygma exigua Hübner)又称贪夜蛾、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温逐年升高,甜菜夜蛾在山东枣庄市的花生、蔬菜、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上发生愈来愈重,各种作物累计发生面积达29.42万hm2,为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128.
王璐璐  杨莉  李岳桦  韩梅 《林业科技》2011,36(4):29-31,48
采用称重法测定中华苦荬菜干物质积累程度,UV法测定其总黄酮和总三萜含量,分析中华苦荬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苦荬菜的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在4月底至6月初逐渐增加,6月上旬达到高峰,随后降低;总黄酮的含量逐渐增加,在6月初达到顶点;总三萜的含量在4月末最高,之后逐渐降低;适宜采收期在5月末~6月初之间。  相似文献   
129.
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0.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