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紫叶矮樱,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优彩叶观赏树种,属落叶灌木,株高180~250厘米,冠幅150~280厘米,枝条幼时紫褐色,无毛,老枝有皮孔,分布整个枝条.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野生花鱼骨和池养花鱼骨肌肉中常规营养组成、18种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鱼肌肉的水分及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池养鱼,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两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除胱氨酸外的其余17种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多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单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在多烯酸中,野生鱼的C18∶2、C18∶3和C20∶2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而C20∶3、C20∶4、C20∶5、C22∶4、C22∶5、C22∶6、Σn-6及Σn-3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P<0.05)。但池塘养殖花鱼骨单位重量肌肉组织所含的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的量,除EPA略低外,n-6系列PUFA总和、n-3系列PUFA总和及DHA均高于野生鱼。  相似文献   
23.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2龄小菜蛾有很强的拒食、毒杀和生长抑制作用。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2.44mg/L和46.6mg/L,72h时毒杀中浓度‰为388.5mg/L,生长抑制中浓度为EC50为123.3mg/L。  相似文献   
24.
对来自浙江省内外各茭区33份茭白种质资源在余姚河姆渡连续3年进行了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鉴定农艺性状并作综合评价。从这些茭白种质中筛选出适应河姆渡生态条件、综合性状好的材料8份,其中单季茭4份:金华冷水茭、余茭3号、北京茭、本地象牙茭;双季茭4份:浙991、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浙茭2号。  相似文献   
25.
一、南瓜椒南瓜椒为一年生茄科植物,幼苗茎、叶均为紫色,随着生长逐渐由紫色转为墨绿色,每叶腋处着生1朵花,2朵花的很少,花紫色,花后结紫色果,先紫后红,更奇特的是其果实形状如南瓜,所以称之为南瓜椒。株高盆栽45 ̄60厘米,大田栽培可达1.3米,单果重一般在3 ̄6克,株结果30 ̄50个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无锡农机化工作按照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不断调整思路,重点突破,逐步形成大农机发展新格局,农机化事业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27.
为了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4种灌溉处理方式,即处理Ⅰ: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孕茭期和采收期的水位分别为4~5,1~2,8~9和1~2 cm;处理Ⅱ:4~5,4~5,14~15和4~5 cm;处理Ⅲ:8~9,4~5,14~15和4~5 cm;处理Ⅳ(对照):14~15,8~9,19~20和8~9 cm,比较研究了这4种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的株高明显低于处理Ⅳ,分蘖数则明显多于处理Ⅳ,前3个处理间的株高、分蘖数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间的壳茭重、净茭重差异不显著,但3个节水灌溉处理的净茭长度和宽度明显较大。处理Ⅱ和Ⅲ的产量比处理Ⅳ分别增加0.79%和3.87%,处理Ⅰ的产量略低于处理Ⅳ。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处理Ⅳ)相比,在茭白植株分蘖期、孕茭期和采收期分别减少30%~50%的灌溉水量,可以明显降低茭白植株的株高,增加分蘖数与茭白产量。据此,提出的双季茭白(秋茭)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并可节水30%~50%。  相似文献   
28.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秧龄处理对单季稻甬优12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40 d秧龄范围内,秧龄20 d和30 d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40 d处理,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15~35 d为适宜秧龄,以20~30 d为佳。  相似文献   
29.
30.
1 材料与方法  试材为衢州市衢江区坑口乡所产魁栗。 2 0 0 1年 10月 8日采收 ,当天将 72 0kg魁栗贮藏于冷库。设 4种处理 :Ⅰ 用生物保鲜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 ,下同 )浸果 3天 ,在冷库内晾 4天 ;Ⅱ 用生物保鲜剂拌果 ;Ⅲ 用清水洗果 ;Ⅳ .对照 ,不经任何处理。 10月 15日起分别采用 3种包装方法 :聚乙烯薄膜袋包装 ;编织袋包装 ;对保鲜处理Ⅰ、Ⅱ以编织袋包装 15天后分别随机取其中一半改薄膜袋包装。各种包装方法均设 3次重复。冷库温度控制在 - 2~ 2℃。贮藏 3个月后测定失水率和烂果率。2 结果与分析2 1 失水率 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