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44篇
园艺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菊自交种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甲福  陈发棣  管志勇  房伟民 《核农学报》2004,18(6):431-434,419
利用60 Coγ射线对 7个小菊品种的自交种子以 1 5Gy的剂量进行辐射处理 ,对后代的株高、花径、花色和花期等变异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发现 ,M1代植株平均株高明显矮化 ,获得了一批株高小于 30cm的植株 ;花径与亲本相比发生了广泛分离 ,花期因品种不同而可能推迟或提前。花色容易发生变异 ,仅有黄花和红花品种在M1代中分别有 44 9%和 48 3%的植株保留了亲本花色 ,其它花色在M1代中都不具有优势 ;除了红色花品种变异谱较窄外 ,其它花色变异谱都较宽。  相似文献   
82.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6个切花菊品种及其2×4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的38个F1代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7对SRAP引物组合共获得22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7条,平均每个引物获得7.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6.0%,说明切花菊亲本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多样性适中。6个亲本品种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介于0.11~0.25之间,平均为0.19,说明亲本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介于0.42~0.72和0.40~0.85之间,杂交后代遗传相似系数的中位数(0.61)高于亲本品种(0.55),说明杂交产生了一些变异株系,但是总的遗传基础有变窄或同质化趋势。基于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将亲本和杂交后代划分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母本和杂交组合类型相符,说明SRAP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菊花不同杂交组合后代。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切花菊茎秆性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生长动态和遗传特性,本研究以亲本茎秆性状差异较大的寒小白×蒙娜丽莎白(MH)和亲本茎秆性状差异较小的QX097×蒙娜丽莎白(MQ)两个杂交F1群体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定植后15、30、45、60、70 d时的株高、茎粗和节间数,比较分析切花菊茎秆性状的生长动态、杂种优势和主基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的茎秆性状生长动态基本一致,与亲本性状的差异程度关系不大。其中,株高和茎粗总体符合S型生长曲线,而节间数的生长曲线不明显;各茎秆性状的相对生长速率在定植后45 d前均较快。MQ组合株高、茎粗和节间数等茎秆性状的平均值在大部分测定时期均高于MH组合;而MH组合株高和定植45 d后节间数的变异系数都高于MQ组合,但是在茎粗性状上没有明显规律性。各茎秆性状的中亲优势率在MH组合中多表现为正值,而在MQ组合中,除了定植后15 d时茎粗的中亲优势率为正值,其他各时期茎秆性状的中亲优势率均表现为负值。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在MH组合的株高和MQ组合的茎粗上检测到2对加性主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7.12%和9.33%,而在其他组合或茎秆性状上未检测到主基因效应。本研究结果为菊花营养生长期栽培调控和茎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甘菊与栽培菊‘金陵黄玉’种间杂交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二倍体野菊与栽培菊种间杂交常不能结实, 从而严重影响了野菊优异基因的利用, 为了揭示其原因, 以栽培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金陵黄玉’为母本, 二倍体野生菊甘菊(D. lavandulifolium ) 为父本, 开展了种间杂交, 测定了父本花粉活力, 研究了授粉后花粉在柱头萌发行为及胚胎发育情况等。结果发现, 父本甘菊的花粉活力在授粉时为11.2% , 人工授粉4 h内未观察到柱头上有花粉萌发;授粉后8 h时平均每个柱头上只有7.5粒花粉萌发; 到授粉后12 h时数量达到最多, 为16.1粒; 随后数量急剧下降, 到24和48 h时柱头萌发花粉数量分别只有3.2粒和2.4粒, 且大部分花粉管生长异常并停留在柱头表面。此外, 在授粉8 d后观察到12.0%子房中含有正常的球形胚, 但之后就未观察到正常胚胎, 最终未获得杂交种子, 而母本自然开放结实率高达42.3%。以上结果表明, 受精前、后的生殖障碍, 即母本柱头上花粉萌发数量少且萌发异常和受精后胚胎大量败育, 是引起种间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发掘耐深水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建立荷花苗期耐深水性评价体系。[方法]根据逐步增加水深过程中盆栽荷花表型变化,将深水胁迫指数划分为7个等级;采用叶色、叶形态、叶柄高度、叶柄粗度、成活率5个外观形态指标,进行定量分级,制定等级得分标准,然后以各指标的得分总和对耐深水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对20个荷花品种耐深水性鉴定。[结果]不同荷花品种对水深要求差异较大,初步筛选结果为:极不耐深水品种2个,分别为"红飞天"和"贵妃醉酒";不耐深水品种8个,分别为"友谊牡丹莲"、"欢庆"、"粉牡丹"、"红台莲"、"金碧辉煌"、"伯里之子"、"似彩云"和"似粉黛";较耐深水品种8个,分别为"深情"、"新统帅"、"上海一号"、"普者黑白荷"、"碧云"、"梨花白"、"金色年华"和"红巨子";高度耐深水品种2个,分别为"台城拂翠"和"秦淮花灯"。耐深水荷花以1.2 m水深为宜。[结论]该研究初步筛选出2个高度耐深水荷花品种"台城拂翠"和"秦淮花灯",可为荷花耐深水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以小麦45S rDNA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了45S rDNA在蒿属(Artemisia)5个物种染色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中亚苦蒿(A. absinthum Linn.)有1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大籽蒿(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和黄花蒿(A. annua Linn.)各有两对染色体上出现信号;欧亚艾蒿(A. abrotanum Linn.)和牡蒿(A. japonica Thumb.)各有4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信号位点除了分布在随体上,主要分布在非随体染色体的端部,而在欧亚艾蒿中发现1对信号位点分布在近端部,而且信号间的强弱也不尽相同。基于FISH技术的核型分析,不仅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细胞学标记,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染色体分析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7.
 为利用菊属近缘属优良种质资源,对栽培菊花品种进行改良和种质创新,以菊花品种‘天坠玉露’为母本,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南京野菊 × 芙蓉菊和菊花脑 × 菊蒿3个属间杂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杂种后代进行细胞学、形态学观察和基因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以南京野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进行杂交时,结实率为12.5%,后代中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南京野菊两个基因组,芙蓉菊基因组被排斥;以菊花脑 × 菊蒿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0.25%,后代中也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菊花脑两个基因组,菊蒿基因组被排斥;以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22.5%,后代中同时检测到‘天坠玉露’、大岛野路菊和芙蓉菊3个基因组,获得了两属三物种间远缘杂种,其各杂交后代与父母本之间在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小菊杂种一代部分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水晶白、晚霞等30个小菊品种为亲本,配制成26个杂交组合,对杂种一代的若干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杂种一代的冠幅、株高与双亲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弱势,杂种总平均冠幅和株高仅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63.2%和71.8%,且随着母本冠幅、株高的增大,杂种平均冠幅、株高与中亲值的比值分别由71.6%降到49.3%,76.5%降到63.0%,但因变异幅度大,仍有超亲个体存在。正叶比长叶具有更强的遗传能力,托叶性状遗传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9.
菊属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属野生种和不同类型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对菊属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初选,在此基础上对体系中的dNTP、引物、Mg2 、TaqDNA聚合酶、模板DNA等最佳浓度进行了筛选,通过稳定性检测,优化了菊花ISSR-PCR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DNA模板量60 ng;引物浓度0.5μmol/L;dNTP浓度100μmol/L;Mg2 浓度1.875 mmol/L;Taq聚合酶1 U。  相似文献   
90.
基于叶绿体rpl16-rpl14基因间区序列和GS基因序列对广义菊属(菊科,春黄菊族)部分属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所有分类群均归于一个单系统发生的广义菊属分类群(自展值100%),该单系统发生分类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狭义属分类群,即菊属(Dendranthema,自展值96%),菊蒿属(Tanacenum,自展值87%)和木茼蒿属(Argyranthemum,位于广义菊属分类群基部分支)分类群。表明上述基因区段可有效阐明属水平的系统关系。尽管野菊的不同地理居群间或种间在形态学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于上述基因序列未能很好地区别其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相互间的基因差异较小。有待于采用多种分子标记对该族更多的分类群展开研究,特别是对属下水平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