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篇
  50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杂交油菜品种黔油20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优化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产量达250 kg/667 m2的农艺措施为X1(密度):7 453~7 772株/667m2,X2(纯氮量):14.87~16.09 kg/667 m2,X3(速效磷):7.70~8.67 kg/667m2,X4(速效钾):6.89~7.97 kg/667m2.  相似文献   
212.
湖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及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处理,得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生育期内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未呈现明显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湘北棉区的农业气象要素向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方面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也明显有利于油菜冬前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些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13.
用RT-PCR方法从除虫菊花中扩增了菊酰焦磷酸合成酶(CPPase)的全长cDNA序列.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为1185bp,编码由39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CPPase能定位于叶绿体,具有质体转运肽,还具有异戊烯基转移酶家族成员所特有的2个天冬氨酸富集基序.通过引物两端的酶切位点将CPPase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l 121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分析,获得了除虫菊CPPase基因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PSs和pBl 121-CPSas.  相似文献   
214.
使用溴离子为示踪剂,对种稻1年、5年后的碱化稻田土壤水分迁移特征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稻措施促进了优先路径的发育,且这种效应随时间而增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传递函数模型以及对流-弥散函数模型(CDE)对3种处理的溴离子的穿透过程进行模拟表明,传递函数模型(TFM)、对流弥散模型能模拟种稻5年的土壤中的溶质迁移特征,对种稻1年和对照模拟值与观测值存在一定偏差,而BP网络能较好的模拟3种土壤中溶质的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215.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安全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在具体分析洪河保护区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16.
航空活塞式风冷发动机由于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等优势,在通用航空、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针对航空活塞式风冷发动机热负荷问题,该研究以某水平对置四缸四冲程航空活塞风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试验测试了标定功率工况下发动机缸内压力,结合缸压试验数据与风冷发动机缸体的结构与传热特性,搭建一维仿真模型,计算获得了缸内燃气侧边界条件。采用热电偶法测试了标定功率工况下缸体关键区域的工作温度,结合缸体温度测试数据与缸内各位置的温度和传热系数,建立流固耦合仿真模型。选择翅片厚度、翅片间距、翅片长度3个主要结构参数分析其对缸体结构强度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结构对缸体的强度及传热性能影响较大,翅片厚度增大使得温度最大下降19.8℃、应力最大下降33.0 MPa。以翅片厚度、翅片间距、翅片长度3个翅片主要结构参数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计算结果表明,翅片长度变化对缸体温度影响最大;选取最优值优化后与原机相比温度最大下降18.2℃。翅片厚度对翅片强度影响最大,选取最优值优化后与原机相比热应力最大下降50.1 MPa。研究结果可为航空活塞风冷发动机散热翅片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17.
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过程,揭示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研究得出,耕地和草地是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次之为盐碱地,湿地和林地比重较小,人居地和沙裸地最小。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分析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以及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的研究时段都呈现出显著差异的速度变化,表现在速度变化的绝对量上、速度变化的方向上和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上,耕地和草地始终相反的速度变化方向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转换关系,而人居地和盐碱地始终一致的速度变化方向则说明人类干扰活动是研究区盐碱地面积扩张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土地利用转换分析显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各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排序为耕地>湿地>人居地>盐碱地>林地>草地>沙裸地,它们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换量上的表现不同,且随时间推移亦发生变化,且这种转换变化在区域分布及空间构型上存在差异。转出的减少作用和转入的增加作用相叠加决定着研究区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18.
以育成的 14 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利用水稻 SNP 标记,分析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构建SNP 分子指纹图谱,同时检测水稻主要病虫害抗性基因及品质基因的分布。结果表明,1K 水稻 SNP 芯片共筛选出 3302 个多态性标记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 PIC 平均值为 0.264,最高仅为 0.37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遗传距离最近的 2 个品种,仅有 51个差异位点,表明这些不育系材料的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同质化严重;通过比对参考品种功能基因,分析水稻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位点 Bph14、Bph3&15、Bph27、Pi1、Pi2、Pi9、Pigm、Pikh、Pita、Piz、Xa7、Xa21 和Xa23 在15 份材料中的分布,发现这批不育系材料携带的抗性基因较单一;对品质优异基因的分析发现,这些不育系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部分品种具有低镉和香味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的水稻品种抗性遗传改良和品质优异基因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9.
几个不同省份来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云南的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云南、四川、贵州、浙江及湖南5个省选育的5个杂交水稻新组合(DHR1~DHR5),以绵优725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及生产试验,初步探讨不同省份来源的杂交稻新组合在云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新组合(DHR1、DHR3、DHR4和DHR5)综合表现良好,产量超过对照,具有较好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20.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就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苜蓿耗水规律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紫花苜蓿上的耗水规律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适合于大范围对苜蓿耗水规律的研究,作为小规模的研究领域仍需要传统的方法,对各种方法作简要介绍,为研究苜蓿耗水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