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71.
为探讨柑橘园生草覆盖及配合化肥减量对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21年在湖北清江流域开展了连续7年的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设置清耕对照(CK)、生草覆盖(KF)和生草覆盖配合化肥减量(BMP)3个处理,探讨生草覆盖及生草覆盖配合化肥减量对柑橘园周年及主要时期的地表径流量、氮磷流失量、氮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KF和BMP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柑橘园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流失量,且BMP处理效果更好,其中,KF处理TN和TP流失量分别降低48.2%和50.0%,BMP处理TN和TP流失量分别降低54.2%和57.1%,BMP对氮磷流失量的削减效果主要是生草覆盖所起的作用。与CK相比,KF和BMP处理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4.3%和50.1%,产流系数分别降低了3.3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KF处理地表径流中TN和TP浓度分别降低了11.0%和14.1%,BMP处理地表径流TN和TP浓度分别降低了11.9%和18.8%。柑橘园氮磷流失风险期为4—8月,在6—7月暴雨施肥耦合期,BMP处理减排效果最好,TN和TP流失量分别降低了54.6%和64.4%,但仅比KF处理分别高2.7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研究表明,生草覆盖和生草覆盖配合化肥减量均能显著削减柑橘园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且主要是通过生草覆盖降低地表径流量实现削减氮磷流失量,在氮磷流失风险期和暴雨施肥耦合期采取生草覆盖配合化肥减量措施能有效减少柑橘园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72.
红肉脐橙是华盛顿脐橙枝变,1999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柑桔良种示范场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接穗,高接于基砧为枳壳的10年生锦橙、纽荷尔、夏橙树上,共1.3 hm2,1850株.2000年高接树冠径达到2.15 m×2.08 m,2001年平均株产9.8 kg,2002年平均株产9.8 kg.经华中农业大学连续2年鉴定,果实品质优良.2002年秋至2003年春,在秭归县归州镇、水田坝乡、郭家坝镇、两河口镇共高接换种200 hm2.  相似文献   
73.
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形成、表现特点、重点区域、成因分析,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4.
天然香料植物——薄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薄荷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综述了我国天然香料植物薄荷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薄荷产业化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5.
对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0个县市进行调研,阐述海南热带高校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在海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展望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6.
红景天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珍稀药用植物。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资源利用以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针对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其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属世界性水稻病害。中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减产幅度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稻瘟病已成为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该县水稻栽培面积21500hm^2,根据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对稻瘟病进行了很好的防治,水稻公顷产量在8250kg以上。  相似文献   
78.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uSy)是催化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参与蔗糖的分解、淀粉的生物合成等代谢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牛大力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并克隆得到两个蔗糖合酶基因CsSuSy1与CsSuSy2,CsSuSy1全长2326 bp,包括230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68个氨基酸;CsSuSy2基因全长3028 bp,包括2439 bp的ORF,编码812个氨基酸。CsSuSy1与CsSuSy2的蛋白结构预测分子量分别为87.8 kD与92.6 kD,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91与5.75,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属于PLN00142超级家族成员,包含蔗糖合酶结构域(Sucrose_synth)与糖基转移酶结构域(Glycos_transf_1)两个保守结构域,与同科其它近缘种的SuSys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主要分为两个大分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CsSuSy1和CsSuSy2分别在块根膨大初期、块根膨大初期和中期高表达,且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叶和成熟种子。鉴于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CsSuSys1基因表达量与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sSuSys2基因表达量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推测CsSuSys1和CsSuSys2在块根膨大前期或中期协同参与催化蔗糖降解,促进块根中多糖和淀粉的积累。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蔗糖合酶参与牛大力块根膨大过程的蔗糖代谢提供证据,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牛大力块根膨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9.
紫薇和紫荆及樱花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明确各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立地的生态效益,为科学配置植物提供依据.以3年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和樱花(Prunus serruiata Lindl)的健壮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薇、紫荆和樱花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1 800,1 5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00,130,128μmol/(m2.s);CO2饱和点分别为1 000,1 500,1 200μmol/mol;CO2补偿点分别为75,77,137μmol/mol.这说明紫薇、紫荆和樱花都属于阳性植物,在植物配置时必须处于群落的上层.  相似文献   
80.
广西宜州市蔗田土壤肥力的诊断和数值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位于广西的中北部(2412~2456N,10804~10903E),辖区总面积为3 869km2。甘蔗生产是宜州经济支柱产业,2006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为2·9万hm2,上缴税金约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2[1]。但宜州市甘蔗单产一直偏低。2006年平均单产为60 t hm-2,远低于广西近年来的“吨糖田”的平均单产117·9 t hm-2[2]。影响甘蔗单产的因素很多,除气候外,养分需求量高,因此土壤肥力也是影响单产的重要因素[3]。本文依据2007年进行的专门调查,概述了宜州市蔗田土壤肥力的诊断和评价结果。1材料与方法1·1典型蔗田的选取在综合考虑地形、土壤类型、母质、乡镇村蔗田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