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四)《黑旋风》(黑松) 图4-1黑松本身具有粗犷、豁达、刚毅与野性的品格或特征。为充分展现黑松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有气质,作者选用看似寻常的两株黑松,进行斜立组合,确立干,枝取舍内容与位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试验旨在探究热应激条件下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各11头。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 并于各试验期分别进行4次采血, 每次间隔1周。测定血清激素浓度、抗氧化指标和离子浓度等生化指标。【结果】 摩拉水牛热应激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胆固醇(CHOL)、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70(HSP70)、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期(P<0.05),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皮质醇(CORT)、瘦素(LEP)、钙离子(Ca2+)含量均显著低于非应激期(P<0.05);尼里-拉菲水牛热应激期血清白蛋白(ALB)、CHOL水平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活性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期(P<0.05), 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低于非应激期(P<0.05)。在热应激期, 摩拉水牛ALT活性及总蛋白(TP)、GLOB、CHOL、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尼里-拉菲水牛(P<0.05), ALB、四碘甲腺原氨酸(T4)、K+含量均显著低于尼里-拉菲水牛(P<0.05);在非应激期, 摩拉水牛ALT活性、BUN、TG、葡萄糖(GLU)含量及T-AOC均显著高于尼里-拉菲水牛(P<0.05)。【结论】 热应激降低了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并影响了机体电解质平衡, 尼里-拉菲水牛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下降; 在热应激条件下, 摩拉水牛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尼里-拉菲水牛表现出更好的代谢、体温调节能力以及电解质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33.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建国以来的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介绍,从公共产品特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征、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及国际经验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标准.根据上述标准,结合几种常见的民间融资模式,阐述了如何进行融资模式的选择,并分析了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民间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4.
35.
内6优138是由垦丰长江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研究院选育的优质中籼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于2016年通过国审。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也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6.
选取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法、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计算法,探讨两型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该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水域的减少和林地、建设用地的增加;除建设用地外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下降。价值系数的差异造成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互抵消,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仍减少,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不协调,今后应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37.
以位于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的湖南省株洲市典型的农业大县——茶陵县为研究单元,分别以湖南省、株洲市为参照区域,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对茶陵县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基于"两型农业"的茶陵县综合承载力从小于实际人口逐渐回升至可承载状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逐年提升,而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则有所波动。  相似文献   
38.
两型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推进农业资源节约、拓展农业功能、建设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两型农业发展离不开驱动力。两型农业的发展基础框架包含内、外两个驱动力,推动因素、拉动因素和支撑力等构成了一个动力的立体结构,其中,政府、NGO、消费等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动力要素。且推力、拉力和支撑力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本质上就是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因此,需要从政府、市场、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等角度,构建了一个推动两型农业发展的整体动力构架。  相似文献   
39.
农地稳定有序流转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农地流转存在的无序表征,提炼出农地流转有序性特征,鉴于此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造出农地流转的变动幅度指数、生产率指数、规模结构指数和法制化指数,运用AHP法确定综合有序性指数,测算了2009—2016年各省份及东中西部地区相关指数,分析了其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流转效益和法制化程度较高,适度规模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地流转较快、流转结构较合理,近年来流转规范性虽有提高但仍比较低,生产效益也较低;西部地区农地流转的推进力度及效益较低,流转结构向合理性转变,法制化水平较高;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的影响;东部的农地流转综合有序性整体上较高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中部地区逐渐提升,西部有序性不高但在逐渐转好。因此,为推进农地有序流转,提出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协同推进农地适度规模化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建立农地流转纠纷援助服务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