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 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该病毒易发生变异,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d。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用于种公猪的实际生产,复制优秀种公猪的可行性,精选优秀种公猪作为供体,取其耳组织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为核受体构建克隆胚胎,胚胎体外培养后进行移植。试验先后移植了3 437枚1~4细胞期克隆胚胎到18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28d经B超检测,有16头受体母猪妊娠(88.89%),11头妊娠足月(68.75%)分娩产下53头仔猪,体细胞克隆猪的生产效率为2.80%(出生仔猪/移植胚胎)。早期生长性状测定结果显示,0和7d时克隆猪的体质量和体尺与普通公猪无显著差异(P>0.05)。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克隆种公猪,可以延伸种公猪的利用时间和空间,放大优秀种猪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猕猴桃根腐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病,发病部位均在根部。该病由多种真菌引起,症状因病原不同而不同:一类由密环菌引起,初期根颈部皮层出现黄褐色水渍状块斑,皮层逐渐变黑软腐,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易脱落,在7~8月份,如遇久雨突晴,或连日高温,有的病株会突然出现萎蔫死亡,后期在患病部组织内部充满白色菌丝,腐烂根部产生许多淡黄色成簇的伞状子实体。另一类由疫霉病菌引起,发病部位出现水渍状病斑,严重时呈现环状腐烂,地上部分长势弱,萌芽晚,叶子小,叶色黄,严重时整株死亡。猕猴桃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树体萌动后,病菌随耕作或地下害虫活动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侵入,使根部皮层组织腐烂死亡,还可进入木质部。发病期间,病菌可多次侵染。病株感病后,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整株死亡,对生产影响极大,并且在发生根腐病的地方不能再次种植,只有换土才能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44.
借助于参考资料,通过比较成虫外部形态与外生殖器结构,对镜泊湖地区大蛾类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镜泊湖有大蛾类13科、54属、63种,其中以夜蛾科(14属17科)最多,尺蛾科(7属10科)与苔蛾科(6属10科)次之,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分布于古北区种类占47.6%,东洋区与古北区兼有种占44.4%。  相似文献   
45.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桓台县为试验地点,分别在0、100、200、300kg·hm^-2氮水平和喷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下,对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冬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在1.16—1.34kg·m^-3之间,喷灌处理略高于漫灌处理。随着施氮量由0增加到200kg·hm^-2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施氮处理(100、200kg·hm^-2)间差异不显著;当施氮量超过200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不受施氮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滨海盐碱地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施氮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区施氮135kg/hm2(T1)、270kg/hm2(T2)、405kg/hm2(T3)玉米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CK)提高24.28%、44.39%和46.7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T1、T2、T3每千克N增产量分别为10.33、9.44、6.63kg;养分平衡结果显示,CK、T1氮素亏缺,T2稍有盈余,T3大量盈余;氮肥利用效率T2最高为19.9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342.7kg/hm2。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质量分数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大而升高,T1、T2、T3与CK相比分别增加82.9%、181.8%及320.5%,且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cm以下各处理硝态氮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硝态氮质量分数均表现随使用量越大值越高。0~8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T1、T2、T3与CK相比分别增加65.6%、161.1%、285.7%;回归分析表明,硝态氮累积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滨海盐碱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量,以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露地直播、平膜内播、垄膜外播三种处理方式对生育环境、苗情基础、生育进程、产量构成、抗逆性及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籽棉产量以垄膜外播最高,为1 336.74 kg·hm-2,平膜内播次之,为1 986.40 kg·hm-2,露地直播最低,为3 115.66 kg·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8.
1 原因 有些不法商贩在优质磷酸钙盐中掺加高氟磷矿石粉;高氟地区的动物骨粉中氟含量高达3 000~4000毫克/千克,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也能引起饲料中氟超标,导致畜禽中毒.  相似文献   
49.
多溴联苯醚会干扰甲状腺激素,影响到人类和动物脑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已有研究表明,多溴联苯醚来源于其产品生产及其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品的生产及其拆解。它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大气、水、沉积物等多种环境介质中均被发现,广泛地存在于生物体中。我国珠江口海域多溴联苯醚浓度异常高,达7 434. 7ng/g_(干重)。关于多溴联苯醚的生物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体检测、分布和降解机理的实验室研究方面。主要使用光照射和微生物方法降解多溴联苯醚,光照射下半衰期在9. 67~370h;微生物降解周期较长,现有实验降解率为0. 3%~80%。在污染体多溴联苯醚快速检测、降解技术的有效应用、归趋行为方面的系统研究及从源到汇全流程的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还鲜有报道,是未来亟待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和布克赛尔县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虫害防治方面存在重治不重防、不重视农业防治等问题,提出设施蔬菜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菜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