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从木薯营养器官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木薯抗旱和耐旱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研究木薯抗旱机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2.
云南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份罗望子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罗望子在植株、叶片、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形态特征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冠幅、冠型、树势、复叶主轴粗度、小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萼片长宽比、萼筒宽度、萼筒深度、果肉厚、果实曲线长度、纤维数、纤维重为罗望子的种质资源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筛选初步将叶长、叶宽、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单果重、果实直线长度、果实曲线长度、果肉厚度、纤维数、果肉剥离难易程度、种子数量这几个性状作为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描述评价的代表性状,便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16份材料分为6大类群,为罗望子种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学性状描述规范的制定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特征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状况,采集该地4个葡萄生产基地县的典型葡萄园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运用改进后的Nemerow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价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p H平均6.21,适宜葡萄种植;有机质含量2.93%,属一般水平;全氮含量0.17%,属较高水平,全磷含量0.09%,全钾含量1.44%,各采样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29.50、78.04、351.38 mg/kg,均属高水平;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4.65、61.46、36.86mg/kg,均属高水平,有效硼含量为0.91 mg/kg,属中等水平。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综合肥力等级为Ⅰ级,即肥沃水平。土壤全磷、全钾和有效锰的肥力指数均为Ⅱ级,其他指标肥力指数均达到Ⅰ级,其中有效磷钾的肥力指数较高。这表明,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应适当控制氮磷钾肥施用量,防止养分过量流失,增施锰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24.
依据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态农业在金沙江典型区域元谋干热河谷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探讨了在干热河谷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该区域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5.
龙蒿不同基质的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基质对龙蒿扦插成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具有良好通透性和保水性以及含有营养元素的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草炭(1∶1∶1)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温度对扦插成活率有着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6.
不同基质配比对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大3号"大白菜为试材,采用混料设计法,将草炭、椰糠、珍珠岩按不同比例混配进行育苗试验,观察不同基质配比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分析法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基质配比与基质理化性质、生长指标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以期为育苗基质配比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以椰糠代替部分草炭并添加珍珠岩可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透气性和持水力。椰糠在基质中的含量与株高呈正相关,但过高不利于地上鲜物质的积累。在10个配方中,综合株高、主根长、叶面积、地上鲜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及经济、生态效益分析得出,45%草炭+51%椰糠+4%珍珠岩是大白菜育苗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为防除乳浆大戟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紫茎泽兰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化感性强的紫茎泽兰和乳浆大戟为供、受体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浸提液浓度和生长部位无关;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幼苗的影响是抑制其胚根和胚芽生长,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胚芽。【结论】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紫茎泽兰影响较大,需通过进一步对紫茎泽兰水溶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乳浆大戟的物质成分及浓度,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8.
2010年1月,在云南省元谋县年平均气温18.8℃以上地区,以红枣为试材,在不同试验地点以不同化学药剂进行不同浓度的破眠试验,探讨单氰胺等外源生长调节剂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萌芽前30~45d,采用50%单氰胺20倍液涂抹红枣枣股,其打破红枣休眠的效果最好,可使萌芽期提早12~17d,并且使果实成熟提早10d左右,提高栽培效益。该技术在我国南方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3年的监测,分析总结了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对光能、水分、土地3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单作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系统的总光能的利用率、总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都比单作系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多层次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的建立,更有利于光、水、土地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0.
本试验探讨了施肥和刈割2项栽培技术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株高、分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狗尾草随着施肥量增加,其株高、分蘖数明显增加;在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 3个施肥水平中,施肥量以450 kg/hm2效果最好;冬季刈割,对狗尾草的分蘖比春季刈割效果好;在冬季刈割狗尾草,还可以为来年狗尾草的生长贮存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狗尾草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