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7篇
  15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为了研究加味理中汤方(干姜、党参、白术、甘草加茯苓、山药、木香、桂枝、砂仁)对脾虚泄泻小鼠疗效、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泄泻模型组、恩诺沙星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按体重灌胃30 g/kg番泻叶水提物(每天1次,连续9 d)建立脾虚泄泻模型,试验第10天,空白对照组和泄泻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恩诺沙星组分别按体重灌胃6.5,13,26 g/kg中药提取物及24.15 mg/kg恩诺沙星水溶液,连用3 d。试验期间每日测定小鼠体重、采食量及饮水量,计算日均采食量和日均饮水量并观察腹泻情况和一般状态,统计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质量浓度,统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结肠粪便中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结果表明:治疗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出现脾虚症状,且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日均采食量及体重均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脾虚泄泻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结束后...  相似文献   
92.
以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3种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oblata var.alba)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Hara)为试验材料,利用快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3种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丁香叶片Fv/Fm之间差异不大,但暴马丁香叶片的Fv/Fo和PIABS却小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暴马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相对较低。暴马丁香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_A向Q_B传递的速率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而且Q_A~-向Q_B传递速率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3种丁香叶片Sm无显著差异,即在PQ库容量差异较小情况下,暴马丁香叶片Q_A向Q_B传递速率较低的原因与Q_B接受电子能力较低有关,受Q_B下游PQ库的影响较小。暴马丁香叶片放氧复合体OEC的功能和类囊体膜结构的稳定性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虽然暴马丁香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明显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是3种丁香叶片的ET_o/RC之间却无显著差异,但DIo/RC极显著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因此,暴马丁香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的不均衡性也是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明确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以‘西荞1号’苦荞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小显著影响茎秆和根系形态,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田间透光率降低,株高和节间长度增加,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体积减少,倒伏率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发现,苦荞麦茎秆和根系的特征与植株的抗倒伏特性密切相关。株高和节间长度与茎秆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倒伏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适宜的种植密度(9×105~12×105株/hm2)能够减少荞麦倒伏的发生,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群体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产科D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抢救成功13例,3例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去除病因,抗凝补充血容量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一)严把羔羊出生关 接产人员应做好消毒等方面的常规工作.对新出生的羔羊,应立即握住羔羊的嘴,抹净口腔、鼻、眼内的羊水,并将羔羊移到母羊视线内,让母羊舔羔羊,促进胎衣的脱落,也利于加强母子感情,使母羊很快接受羔羊的吮乳.  相似文献   
96.
浅谈如何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问题,公司经常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7.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漫灌、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产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分别比漫灌和滴灌处理增产2.3%和4.3%;漫灌处理的香蕉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滴灌和微喷灌处理,微喷灌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可食率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漫灌处理最低,3种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干物质含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滴灌处理最低,二者间差异显著。在香蕉约100d的生长期内,微喷灌处理的用水量比漫灌少约19%。综合来看,在3种灌溉方式中,微喷灌是在最适宜于香蕉的方式。  相似文献   
98.
以巴两香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热激处理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2℃、2 h热激处理的香蕉幼苗抗冷性明显提高,其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低于对照,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水剪对弯颈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为长途运输后的弯颈月季切花提供有效的保鲜复苏方法.[方法]分别从失水胁迫后的弯颈月季切花花枝基部水剪掉5、10和15 cm茎杆,以不水剪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下月季切花的花头弯曲程度、鲜重、花朵直径、花朵寿命及水分平衡值.[结果]在水中剪切掉弯颈月季切花大于或等于5 em花枝基部,瓶插1d内吸水量明显增加,弯颈处挺直,萎蔫柔软的花苞恢复坚实状态,花梗表皮由皱缩变光滑、饱满,花朵鲜重明显增加,花朵直径变化明显且呈正常的桔红色,花朵能正常开放至寿命结束,花朵平均寿命约7 d.[结论]水剪大于或等于5 cm花枝基部,可确保弯颈月季切花茎杆基部的输导系统畅通,促使月季切花瓶插后能恢复正常状态,是弯颈月季切花有效的保鲜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研究不同剂量的紫外照射结合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在10 min55℃热处理的基础上,以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对果实进行辐射剂量分别为24、30、42 J/m2紫外照射。置于常温25℃下贮藏。发现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能延缓果实失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减缓维生素C的消耗,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积累,且在贮藏期内该处理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较高。结果表明,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龙眼果实的采后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