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热带速生珍贵紫檀属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介绍世界范围内紫檀属树种的种娄、分布、生长特性,人工林营造术材性质与加工利用.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等。蝶形花科紫檀属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多为速生珍贵树种其材质优良.属红大之列,为世界名材。我国已有部分栽培,并对引种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2.
尾叶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是桉树中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分布在印度尼西亚,8~15°S,海拔300~3000m。本世纪20年代已引入巴西。8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展了种源试验,证明尾叶桉存在种源间、种源内变异[1~3]。1965年我国华南植物园引种4个种源,80年代中期在广西东门林场也开展了试验[4]。为了把尾叶桉的选育种和遗传改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快改良进度,本研究采用种源/家系两水平的试验方法,一次性达到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以指导今后尾叶桉的正确引种,并将试验林改造成实生种子园,同时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培养育下一代育种…  相似文献   
73.
本文调查分析绿塘河湿地公园驳岸破坏及水体受污染原因,调查结果表明:(1)公园部分驳岸处理方式僵直,以传统的工程措施处理手法为主,阻碍水土交换,导致湖岸水生植被分布锐减;(2)驳岸植被植物群落层次不明显,其自然抵御能力低,导致驳岸生态结构有所破坏;(3)驳岸局部水体呈褐色或浅绿色,有些带有些许白色泡沫。总结该公园水体驳岸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湿地公园后续更新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4.
 陇南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小麦条锈病的常发流行区和防治的关键地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中的作用,对阐释该地区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来源和指导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陇南春季自然受锈菌侵染的堆花小檗及其邻近的小麦上分离获得小麦条锈菌菌系,19个来自发病小檗的单夏孢子堆菌系在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产生5个不同毒力类型VP1~VP5,均为新小种;在近等基因系和载体品种组成的鉴别寄主上产生17个不同毒力类型。29个来自邻近发病小檗的小麦上条锈菌菌系在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产生了10个不同的毒力类型VP1~VP10,均为新小种;在近等基因系和载体品种组成的鉴别寄主上产生了24个不同的毒力类型。两个小麦条锈菌群体享有共同的毒力类型VP1~VP5,同时来自发病小檗上菌系的一些毒力类型不同于小麦上的毒力类型。主坐标分析(PCoA)和毒性表型聚类分析表明来自于自然受锈菌侵染小檗及其邻近小麦上的小麦条锈菌存在菌源交流。综合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陇南小麦条锈菌在野生感病小檗上进行有性生殖是常年发生的,感病小檗在新小种产生和在陇南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中起提供菌源的作用。因此,在陇南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策略上加强对小檗的处理,降低新小种产生速率和品种抗性丧失速率,从而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同时减少新小种向东部广大麦区传播,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收获期(CK:蜡熟中期;S1:蜡熟后期,推迟1周;S2:完熟前期,推迟2周;S3:完熟中期,推迟3周;S4完熟后期,推迟4周)对"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套作模式中玉米籽实产量、秸秆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南地区玉米综合利用的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玉米籽粒的产量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其中,S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较CK高9.47%(P0.05);秸秆干物质(DM)含量、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含量随收获时期延长而升高,其中CK、S1和S2处理的ADF和N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S3和S4处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则随收获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P0.05),但均在干物质含量的8%以上。秸秆青贮饲料pH随收获期的延迟显著上升,但均低于4.2,乳酸(LA)含量则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所有处理青贮料中均未检测出丙酸(PA)和丁酸(BA)。各处理氨态氮∶总氮(NH3-N∶TN)随收获时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5%。综上,在保证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秸秆的营养品质,西南地区玉米的适宜收获时期为玉米籽粒的蜡熟后期至完熟前期。  相似文献   
7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省份的19个种源共21份蓝花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其亲缘关系.从33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组合得到53个清晰的电泳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3.0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5.3个条带.21份蓝花楹种质观察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1.83,有效等位基因总数(Ne)平均为1.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27,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40.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研究表明,21份蓝花楹种质资源可聚为两大类群,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亲缘关系与栽培区地理来源相关性不强.本研究较准确地进行了各蓝花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可为蓝花楹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油523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3个花生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龙花9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航花3号、福花4号等6个品种产量高、生长势强、抗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合南安市进一步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78.
为合理利用芫荽种质资源,该研究以96份芫荽种质为材料,采用形态学标记评价芫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芫荽19个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抽薹天数与始花期、终花期、收获天数、基生叶数、基生叶长、株高、植株生叶状态、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基生叶数与最长基生叶长、基生叶形、植株有叶状态、植株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最长基生叶长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抽薹天数及基生叶数均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在遗传距离6.40处将96份种质分为5类。  相似文献   
79.
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在不断向着生态宜居、绿色低碳、文明进步等方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园林工程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发展质量。在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越多越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被应用到城市园林工程当中,在提高了园林施工效率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园林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80.
蓝花楹是我国引进的一种经济效益、生态功能、观赏价值俱高的树种。本文主要概述了蓝花楹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蓝花楹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蓝花楹的生态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