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31.
山地小气候对葡萄与葡萄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陕西渭北高原的山地(海拔1 152 m,1 096 m)和平地(海拔818 m)酿酒葡萄园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小气候因子,调查了各试验点葡萄物候期、产量因素、植株生长量等生长特点,并经单酿试验对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及感官鉴定。结果表明,温度、≥10℃活动积温均为平地高于山地,山地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相对湿度5~8月呈递增趋势,之后有所下降,各点差异不明显。海拔最低的平地葡萄园总日照时数最少,海拔较低的山地葡萄园则最高。总降雨量山地大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平地的物候期较早,单株产量较高。植株生长量和果实糖酸比,平地葡萄园大于山地,在山地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单宁含量山地高于平地。山地葡萄酒感官质量显著优于平地,而山地上又以海拔较低处的质量优于海拔较高处。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2个不同海拔条件下赤霞珠果实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不同立地条件下酿酒葡萄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海拔(1 280 m)坡地和低海拔(909 m)谷地种植的赤霞珠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法、铜离子还原能力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10种单体酚(没食子酸、安息香酸、丁香酸、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水杨酸、儿茶素、槲皮素、芦丁)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海拔对赤霞珠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坡地和谷地赤霞珠果实糖酸比分别为18.7和20.3,与坡地赤霞珠相比,谷地赤霞珠的成熟度较好;坡地和谷地赤霞珠果实总黄烷醇含量分别为330和348 mg/kg,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 182和929 mg/kg,与坡地赤霞珠相比,谷地赤霞珠总黄烷醇含量较高,但花色苷含量较低;坡地和谷地赤霞珠果实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 715和9 824μmol/kg(DPPH自由基清除法),26 033和37 109μmol/kg(铜离子还原能力),71.6%和74.0%(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以上3种抗氧化方法的测定结果均表明,谷地赤霞珠果实抗氧化能力强于坡地,其中以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差异最大;对坡地和谷地赤霞珠果实中所含的10种单体酚进行检测,除香豆酸外,其他9种单体酚含量均表现为谷地高于坡地,其中以安息香酸、咖啡酸、阿魏酸、儿茶素和槲皮素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海拔对赤霞珠果实的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在不同品质指标间存在差异;在黄土高原地区,低海拔谷地赤霞珠果实的成熟度、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优于高海拔坡地赤霞珠果实。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讨外源Ca2+对葡萄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为Ca2+在葡萄耐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酿酒葡萄黑比诺幼苗为试材,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用0.5,1.0和1.5 mmol/L CaCl2喷施黑比诺葡萄幼苗,以喷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水分胁迫下外源Ca2+对葡萄幼苗主要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能够提高葡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缓叶绿素的分解,降低MDA含量。在整个水分胁迫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平均比对照提高46.4%~60.1%,SOD活性提高18.4%~66.6%,POD活性提高1.5%~2.5%,叶绿素a含量提高3.1%~9.4%,MDA含量降低8.1%~23.4%,CaCl2处理对叶绿素a的保护效果显著,对叶绿素b则无明显影响。以1.0 mmol/L CaCl2处理对提高黑比诺幼苗的抗旱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4.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玉泉营农场直立独龙蔓整形方式下的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和"霞多丽"(‘Chardonnay’)为试材,研究比较了该整形方式下距地面不同高度结果部位成熟果实及其葡萄酒中酚类物质(总酚、单宁、总花色素苷和总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梅鹿辄"、"赤霞珠"、"霞多丽"葡萄果实及其相应葡萄酒中总酚、总花色素苷含量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单宁和总类黄酮含量在"梅鹿辄"和"赤霞珠"品种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对于"霞多丽"单宁和总类黄酮则表现为上部下部中部;试验表明,直立独龙蔓整形方式下酿酒葡萄上部果实品质较好,所酿葡萄酒的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35.
陕西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成因及防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禽养殖业是陕西省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对于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日趋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分析认为种养业脱节、污染处理措施滞后于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以及产业化布局不合理是陕西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三大因素。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施全过程清洁生产,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合理规划养殖业发展及布局等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6.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54%,节水59.1%,节能40.5%,省工50.9%。  相似文献   
137.
宁夏防沙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宁夏自治区银川平原绿洲腹部沙地、中卫腾格里沙漠和盐池毛乌素沙地三种类型,进行防沙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开发的试验研究.着重突出沙产业技术开发,坚持以经济效益促进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核心,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新技术、少用水、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手段,开发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3个示范区按8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建立试验示范区0.13万hm2、辐射推广2.67万hm2;培植杨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优质纸浆用材林、鲜食葡萄为主的果品生产与加工、沙地植物资源利用为主的沙旱生植物开发与繁育、沙地设施栽培4种沙产业,申报3项专利,形成多项新技术,撰写30余篇论文及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38.
从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酶活性、pH、水分和物理性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果园生草栽培及制定果园地面管理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赤霞珠不同营养系的植物学性状研究、果实特征特性调查、物候期观测、栽培学性状研究及进行酿酒试验,阐述了同一品种不同营养系之间的差异,为新营养系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0.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肥力和葡萄叶片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赤霞珠葡萄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使土壤全N、全K平均含量升高,但对土壤全P含量影响不大;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平均含量均降低,土壤pH值升高.对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Mn含量升高、Zn含量降低,而且行间生草使叶片N、K、Ca、Mg、Mn、Zn都有升高趋势.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有利于土壤中氮的积累,禾本科多年生黑麦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