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闻喜县某养鸡专业户在已开产的海塞克斯鸡290只中,发现一只母鸡腹部增大、下垂,触摸柔软,两腿叉开,行走十分困难,但病鸡采食、饮水正常。剖检见输卵管膨大,管壁菲薄透明,管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液体共重850克。仔细检查后发现输卵管在泄殖腔的开口处已经发生粘连,这可能是积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水稻秋收期阴雨连绵现象时有发生,收割机械因农田土壤过湿而无法及时下田收割。如果建设暗管排水系统,则可及时降低地下水埋深,保证机械收割的顺利进行。该文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昭关灌区为例,以地下水埋深降至60~80 cm作为适于一般机械收割的田间排水要求,运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模拟了满足1~5 d机械下田条件的暗管排水布局,并分析了相应的田间水文效应以及模型主要输入参数的敏感性。根据研究区1954-2016年逐日气象数据(包含降雨、气温、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的模拟结果显示:考虑大型机械收割要求(地下水埋深大于80 cm),当暗管埋深为90~150 cm时,满足98%、95%和90%保证率的最大暗管间距分别为7.42~18.74 m、13.01~26.20 m和15.27~28.72 m;满足小型机械收割要求(地下水埋深大于60 cm)的暗管布置间距则可更大,满足98%、95%和90%保证率的最大暗管间距分别为10.36~19.59 m、18.17~30.90 m和22.88~33.02 m。多年平均机械收割天数对侧向饱和导水率、不透水层深度、土壤蒸发蒸腾量、潜水上升通量和土壤可排空体积5类参数最为敏感。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稻种植区基于机械收割要求的农田暗管排水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稻田排水量较大,施药后稻田中的农药物质尚未得到充分降解,即可随地表排水、浅层地下径流等途径或在风力作用下进入邻近的排水沟,对排水沟塘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威胁。该研究选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站附近稻田作为研究对象,施药后立刻在排水沟中下游、稻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进行高频(最短1 h取样间隔)、短期(持续3 d)取样,对毒死蜱和阿维菌素2种稻田常用杀虫剂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邻近稻田的排水沟出口处于施药后5 h内2次出现浓度峰值,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峰值浓度分别为0.33 mg/L和4.60μg/L;而施药后36~72 h排水沟中浓度较低,毒死蜱0.007~0.020 mg/L、阿维菌素未检出(0.1μg/L)。稻田周边水体中毒死蜱浓度从高至低排序分别为:排水沟出口排水沟中游稻田地表水稻田地下水。在推荐使用剂量下,毒死蜱对绝大多数水生动物(鱼、虾和蟹类)呈高或极高风险性,而阿维菌素对大部分水生动物(鱼、虾和蟹类)呈低或中风险性;施药稻田的毒死蜱环境暴露浓度大于大部分目标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阿维菌素反之。研究揭示了上述2种稻田常用杀虫剂在农业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中的负面环境和生态效应,可为今后的农药生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稻灌区农田排水氮素输出影响水环境的问题,该研究以大运河扬州段沿运灌区为例,在大田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模拟分析不同田间灌排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并探讨利用农田周边沟塘湿地净化排水,达到灌区小流域不同水质目标的水管理方案。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目前常规灌溉(定额为9 600 m3/hm2,合水深960 mm)和常规排水(排水沟深0.6 m,等效间距50 m)模式下,农田单位面积上的年均排水总量高达1 162 mm,是灌溉量与降雨量之和的59%;其中地表径流占比51%,仅有25%是由降雨造成的不可控部分。采取理想的避免地表径流的干湿交替控制灌溉措施(年均灌溉量320 mm)可以显著降低排水量和氨氮的输出,相较于常规灌溉模式,可削减55%的排水量和59%的氨氮输出。研究区农田控制排水削减排水总量的效果较差,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表径流。由于地表排水中氨氮浓度(2.85 mg/L)高于地下排水(其浓度为1.80 mg/L),地表排水比例的提高会增加排水对氨氮的输出。从研究区小流域范围内沟塘湿地分布考虑,目前灌溉与排水量均过高,现有沟塘湿地不足以发挥作用;只有通过控制灌溉措施显著减少排水量以后,才有可能利用现存的湿地面积将排水中的氨氮浓度降低到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类水。因此,该研究建议在合理控制灌排水量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优化灌区现有沟塘湿地资源来有效改善研究区农田排水水质。研究可为类似地区农田排水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75只雏鸡的母源抗体及免疫效果检测表明,首免成功后20天,各组雏鸡 HI 抗体均由 log_25以上下降到 log_24以下。此时再用Ⅱ系疫苗作2、3次重复免疫,没有效果,用Ⅰ系疫苗肌注2免,效果确实,无副作用。因此,在不具备免疫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种鸡免疫效果确实的养鸡场、专业户采用15~20日龄Ⅱ系疫苗滴鼻首免,40~59日龄Ⅰ系疫苗肌注2免;对于种鸡未免疫或免疫时间过长的个体户、专业户,可采用1~4日龄Ⅱ系疫苗首免,15~20日龄Ⅱ系疫苗2免,40~50日龄用Ⅰ系疫苗肌注免疫。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天然植物抗肿瘤成分,其治疗潜力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通过对人参皂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人参皂苷在联合用药、纳米给药体系及结构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参皂苷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营造速生丰产林,建设新的商品材基地,是解决我国木材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依靠封山育林。(一)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宜林荒山面积大。建国30多年来,全国造林保存面积只有4.17亿亩,平均每年保存面积1,069万亩。目前,我国还有宜林荒山12.8亿亩,疏林地5.4亿亩。以建国以来平均每年造林的保存面积计,绿化这些荒山荒地(不包括疏林地)需要24个5年计划即120年才能基本绿化。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封山育林加快绿化速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金针菇富含蛋白质、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多糖是金针菇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炎、保肝、抗肿瘤、抗菌等功效。因此优化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对金针菇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近些年金针菇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金针菇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灵芝是我国传统食药用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等一直是医药、保健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在改善癌症、糖尿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现代疾病方面具有潜力,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段木栽培的灵芝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本文对段木灵芝的高效栽培、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虫草属真菌具有丰富的药理及营养价值,多糖是其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系统地梳理虫草属真菌多糖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等相关研究。以往研究表明,虫草属真菌多糖结构复杂,平均分子量为103~105Da,在不同溶液中表现出不同构象,生物活性包括免疫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等。此外,虫草属真菌多糖对肝脏、肠道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总之,虫草属真菌多糖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有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