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795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389篇
  252篇
综合类   2667篇
农作物   329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1634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张家口市奶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广有  李东 《中国奶牛》2009,(12):67-69
张家口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饲草料资源丰富,养牛历史悠久,养牛业已成为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养殖业.三十多年来,张家口市奶牛生产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谷到高潮,由原始到现代的曲折、反复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建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种与9型猪链球菌(SS9)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SS种特异性基因gdh和SS9型特异性基因CPS9H设计引物,以标准SS9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SS种和SS9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检测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猪临床样品,并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成功建立SS种和SS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0个CFU,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34份临床分离自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样品的细菌培养物进行了应用检测试验,其中有11份样品为gdh阳性,11份gdh阳性样品中有3份样品同时为SS9阳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S种与SS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猪链球菌种和SS9型猪链球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9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世界各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通过环境控制的策略来综合防控口蹄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论文就口蹄疫的流行概况、综合防控及环境控制与口蹄疫的防控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CV-2去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的Cap蛋白基因(oRF2),经Bam H Ⅰ/HindⅢ双酶切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采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纯化方法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的重组Cap蛋白(rCap)活性.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无核定位信号的ORF2基因,其分子质量大小为579 bp;表达的rCap蛋白大小为24.1 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经纯化后的rCap蛋白纯度在95%以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Cap蛋白可以和抗PCV-2抗体反应,具有很好的抗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以Cap蛋白为包被抗原的PCV-2间接ELISA诊断方法以及PCV-2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6个青饲料引进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华北高寒半干旱区域青饲料作物生产新品种。除墨西哥玉米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倒性和抗病虫性等生长特性,适合本区域饲草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996.
<正>对商品羊进行阉割育肥是我国的传统做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阉割方法才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几种常见的阉割方法,供同行们参考。1公羊的阉割方法1.1手术阉割法由助手用手提起羊的两后肢,再用双腿夹住羊的前身保定。将阴囊外部用5%碘酒消毒后,左手握住阴囊上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大理河流域仅靠坡面治理措施取得的减沙效益只有9%,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林地、草地、坝地最优配置比例为18.6∶73.2∶4.6∶3.6,保持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较高减沙效益的坝地配置比例为4%;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与汛期降雨量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表现最充分的汛期降雨量值区间约为300~500mm;大理河流域治理期有21年坡面措施减沙量小于600万t/a,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均在3000万t/a以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与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关系比较密切,淤地坝措施减沙量的增幅小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增幅。  相似文献   
998.
小麦新种质N0381D矮秆基因的遗传与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矮秆新种质N0381D的利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观察、赤霉酸鉴定以及SS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该种质的矮秆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N0381D与高秆品种阿勃的杂种F1代株高均接近或稍高于中亲值,F2代高、矮秆比例为123∶33,经χ测验,符合3∶1遗传分离比例;(N0381D/阿勃//N0381D)BC1代矮秆植株数和半矮秆植株数的分离比例符合1∶1遗传分离比例,说明N0381D的矮秆性状由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赤霉酸鉴定表明,该种质为赤霉酸不敏感型。利用337对SSR引物在亲本及高、矮秆池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引物Xwmc503与该矮秆基因连锁, 遗传距离为19.3 cM,通过中国春及其第2部分同源群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将其定位于2DL染色体上。由于2DL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矮秆基因,利用Xgwm261对高、矮秆池进行分析,也没有扩增出特异条带,表明N0381D携带的矮秆基因与定位于2DS上的 Rht8不同,因此推测该基因是一个新的矮秆基因,暂命名为RhtN0381D。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克隆条锈菌诱导上调表达的小麦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并研究其在小麦感病、抗病单株苗期抗条锈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以大麦(Hordeum vulgareL.)SAMDC全长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采用电子克隆、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和RT-PCR方法,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CYR32侵染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抗条锈病新种质NR1121中分离出1个新的小麦SAMDC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TaSAMDC2(GU016570)。TaSAMDC2基因cDNA序列全长2 003 bp,5′非翻译区区域和一个带有Poly(A)的3′非翻译区区域长分别为553和283 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酶原剪切位点和PEST结构域。基因组序列全长2 539bp,位于5′UTR存在一个526 bp长的内含子序列,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同源序列分析表明,TaSAMDC2与来自大麦、水稻(Oryza sativaL.)、玉米(Zea maysL.)、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cumL.)4种植物SAMDC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95.0%、85.0%、80.0%和80.0%。半定量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SAMDC2的表达受条锈菌诱导,小麦苗期经条锈菌侵染后,在抗病材料中,该基因于48 hpi上调表达至最高水平,而在感病材料中先下调、上调表达至最高水平明显滞后。结果提示,分离到的是一个条锈菌CYR32诱导后上调表达的小麦SAMDC基因,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麦的抗条锈病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Populus deltoids Bartr.×Populus ussuriensis Kom.)无性系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杂种无性系的离体培养及叶片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杂种无性系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无性系茎段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0.1 mg/L + ZT 0.5 mg/L;MS + 6-BA 0.5 mg/L + NAA 0.05 mg/L培养基可对不定芽实现增殖与复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 NAA 0.3 mg/L。5个杂种无性系中,无性系177的分化能力最强;叶片近轴面向上放置培养,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高于叶片近轴面向下放置培养;叶片、茎段及根段的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片>茎段>根段。本研究优化了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杂种无性系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