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施肥对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不同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措施对芹菜和甘蓝中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中硝酸盐累积量随机化学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大,不同氮肥品种以硝酸铵最易增加蔬菜中的硝酸盐的累积,N.K配施或使用保肥增效都能使芹菜中硝酸盐累积量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大棚土壤盐分累积特征与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通过对昆明地区不同年限的大棚土壤的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及采集次生盐渍化严重的土壤做调控盐分的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保护地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特征以及土壤调理剂对大棚土壤盐分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大棚年限的增长,耕层土壤的盐分在增加,盐分组成以Ca2+和NO-3为主,0~60 cm土层的盐分剖面由露地的直筒型向倒锥形发展,由泥炭、沸石、锯末等改良材料组合成的土壤调理剂控盐效果显著,耕层土壤全盐含量降幅在19%~32%之间。  相似文献   
13.
山西土壤氟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乃明 《土壤学报》2001,38(2):284-287
氟(Fluorine)是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氟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从1886年H. Moissan第一次成功地利用电解法把氟元素单独分离出来至今,对自然环境中氟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常规浸提、酶处理浸提两种提取工艺与真空减压浓缩、水浴浓缩两种干燥工艺制备红茶茶膏,并对其理化成分、色差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酶处理后利用真空减压浓缩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红茶茶膏总糖、茶红素(TR)、茶黄素(TF)、茶褐素(TB)、儿茶素等理化活性成分含量,并提高红茶茶膏感官品质.色差分析b/a值和色相角(Hab)在红茶茶膏汤色分析中能更好反映红茶茶膏汤色状况,其与感官评分相关系数较高,可作为色差分析中衡量红茶茶膏色差品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蔬菜花卉秸秆简单、有效的利用方法,减少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堆肥试验研究了蔬菜花卉秸秆接种微生物菌剂农冠和微元后,在翻堆和不翻堆2种处理方式下,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全氮(T-N)、水溶性NH4 -N和水溶性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翻堆的3个处理由于缺氧,发酵速率低,短期内不易腐熟。翻堆处理中,纯物料对照样品升温过程缓慢,高温分解阶段持续时间短, T-N损失大,堆肥品质差;添加微生物菌剂农冠后,与纯物料对照相比,提前3天进入高温分解阶段,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延长4天,T-N含量损失比对照低10.9%,水溶性NH4 -N比对照降低24.7%,水溶性NO3--N则比对照增加14.0%;添加微生物菌剂微元后,与纯物料对照相比,提前5天进入高温分解阶段,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延长6天,T-N含量损失比对照低24.1%,水溶性NH4 -N比对照降低29.3%,水溶性NO3--N则比对照增加24.2%。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促进水溶性NH4 -N向水溶性NO3--N转化,降低堆肥容重,其中添加微元综合效果更理想。在翻堆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微元可加快蔬菜花卉秸秆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且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全流域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海县菜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指导通海县蔬菜种植生产实践,对通海蔬菜主产区的秀山镇的7个村组的80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养分含量测定与统计分析,分析与评价菜地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蔬菜主产区土壤的pH平均值7.52,大部分土壤pH呈现弱碱性至碱性,土壤碱性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和碱解氮处于高含量标准水平,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了较高标准水平。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良土壤酸碱性,减施氮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控施磷肥、稳定钾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玉米(Zea mays)品种对镉锌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20个玉米(Zea mays)品种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镉-锌(Cd-Zn)复合胁迫下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其积累和转运Cd、Zn的差异,以期筛选出Cd、Zn低积累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Cd-Zn复合胁迫下,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产量以及玉米根、茎叶和籽粒中Cd、Zn含量在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有2个品种籽粒的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kg-1),13个品种茎叶的Cd含量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0.5 mg·kg-1),所有品种籽粒和茎叶的Zn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50mg·kg-1);有7个品种的Cd富集系数1,13个品种茎叶转运系数1,所有品种籽粒转运系数均1;20个玉米品种Zn的富集系数均1,有18个品种茎叶转运系数1,6个品种籽粒转运系数1。根据玉米生物量、产量、籽粒Cd和Zn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等指标进行评价,认为红单6号、红育1号、云优78、平单2号、屏单2号5个品种可作为Cd低积累玉米品种,雅玉98可作为Zn低积累玉米品种,可分别在个旧地区Cd、Zn中、轻度污染土壤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磷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峡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采集的6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磷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磷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数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磷释放动力学特征,前25 h为快反应,磷释放速度较大,随后进入慢反应,逐渐达到最大磷释放量;样品磷释放动力学特征与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指标相关性较弱;样品磷释放动力学特征与Fe/Al-P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a-P和O-P的相关性较弱,这说明样品中磷的释放量主要受Fe/Al-P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未抑菌),在雨季不同时间采集7次径流和侧渗水样,分析比较各不同处理下径流及侧渗各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侧渗即壤中流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硝态氮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随取样时间后延,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侧渗总氮浓度趋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缓的趋势。所有复合处理中,未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侧渗及总流失量中总氮、铵态氮浓度均最低,且其径流、总流失量中硝态氮浓度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径流和侧渗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13.4%、20.3%和56.5%、48.7%,总流失量中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50.1%和43.5%;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的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约10.0%、16.7%和51.3%、42.9%;并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铵态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约10.5%、26.0%和21.7%、30.2%,侧渗铵态氮浓度也相应降低约29.6%和33.7%。可见土著菌根真菌与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协同削减紫色土-水界面氮素的流失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旭  张乃明  史静 《水土保持通报》2013,(6):274-278,284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最大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来源,因此分析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与来源构成,可为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对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负荷的产生量与入库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分别为2079.8和454.32t/a,入库量分别为207.98和24.73t/a。(2)从不同乡镇分析,撒营盘镇的氮、磷负荷产生量最高,云龙乡和茂山镇产出量较低,其余乡镇产生量相近。(3)从不同污染源类型分析,该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