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自沅水支流無水的137尾样本,使用耳石和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样本体长范围为40~115 mm,优势体长组为60~100 mm(占86.1%);体重范围为1.1~23.6 g,优势体重组为3~12 g(占77.4%);共4个年龄组,1龄和2龄为优势年龄组(占93.2%)。体长和耳石半径为直线正相关,L=-9.062+258.896×R(n=132,r2=0.773);体长-体重关系方程为:W=8.557×10~(-6)×L3.134(r2=0.974,n=137),银鮈为异速生长鱼类;以退算体长拟合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177.7(1-e-0.235(t+0.193))(r2=0.909),Wt=96.1(1-e-0.235(t+0.193))3.13。估算的拐点年龄为4.7龄,对应的体长体重分别为120.9 mm和28.7 g。研究表明耳石是银鮈较好的年龄鉴定材料。沅江银鮈的年龄结构趋于简单,面临较大的捕捞压力,渔业主管部门应为保护其种质资源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确定河西地区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合理施氮量和灌溉量,对优化当地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物量分配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W1:当地灌溉量的60%;W2:当地灌溉量的80%;W3:当地灌溉量1 920 m3·hm-2)和施氮量[N1:0 kg(N)·hm-2;N2:40 kg(N)·hm-2;N3:80 kg(N)·hm-2;N4:120 kg(N)·hm-2]对2年生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为W2和W3时均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地上生物量,及20~40 cm、40~60 cm和0~60 cm土层的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W2和W3的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明显,说明采用当地灌溉量的80%水量时,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随着施氮量增加,紫花苜蓿单株分枝数、叶茎比、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比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氮量为80 kg(N)·hm-2时最大,说明紫花苜蓿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氮的响应均存在剂量效应。在水氮互作条件下,处理W2N2或W2N3中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根系体积和0~20 cm、20~40 cm、0~60 cm根系生物量及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比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结合上述分析得出在灌溉量W2和施氮N3时,紫花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达最大值,表明河西走廊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适宜灌溉量为当地灌溉的80%,施氮量为80 kg·hm-2,此时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配置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猪孤雌囊胚贴壁率,试验从饲养层及培养液两方面研究猪孤雌囊胚贴壁能力;用小鼠、猪和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分别添加DMEM、NCSU-23、DMEM/NCSU-23培养液,探讨猪孤雌囊胚在3种饲养层上的发育效果。结果表明,BEF饲养层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贴壁生长,其囊胚贴壁率为33.67%,与MEF饲养层组的囊胚贴壁率(19.08%)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MEF饲养层组和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BEF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组,用猪胚胎培养液NCSU-23培养猪孤雌囊胚后,囊胚贴壁率(22.53%)显著高于DMEM培养液组(10.41%)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12.05%)(P0.05),DMEM培养液组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猪胚胎培养液NCSU-23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后期贴壁。  相似文献   
14.
计算流体力学(CFD)有较强的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模拟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冷链的各个领域,有效减少了实验过程大量人力、物力的损耗。文章介绍了CFD在冷链设备中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了CFD在国内外预冷、冷库和冷藏车研发中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CFD在冷链方面的发展趋势,为运用CFD进行食品冷链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娟  唐建  宋锐  林熊  缪鑫 《中国蔬菜》2017,1(3):101-102
<正>内渝紫2号为食用及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中抗黑斑病,花青素含量达225.1 mg·kg-1。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植后代材料中,经过实生苗鉴定、海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时期牛睾丸组织中干细胞的表达特点,以2.5月龄、4月龄牛胎儿和出生后1年牛、2年牛睾丸为试验材料,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染色,探讨了不同时期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Oct4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早期胎儿阶段的牛睾丸组织细胞呈现团状,睾丸组织中细胞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分化形成管状,在2.5月龄和4月龄胎牛睾丸组织中,Oct4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睾丸组织生精小管细胞团和睾丸间质中;在出生后1年牛睾丸组织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牛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基底膜,在睾丸间质中数量较少或没有;在出生后2年牛睾丸组织中,仅在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基底膜的少量细胞呈现Oct4阳性。试验证实了随着牛年龄的增长,牛睾丸组织中Oct4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17.
川南地区夏季高温闷热,时常伴有暴雨连绵,导致地被菊花叶片枯萎凋落、病害严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地被菊花的观赏性。在菊花的越夏栽培过程,品种选择不当、土壤整理不到位、管理操作不规范等,更加扩大了菊花越夏栽培的难度和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通过多年试验,总结了一套地被观赏菊花安全越夏栽培技术,在安全越夏后,菊花以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花朵在9~11月份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由于技术和能力的匮乏,如何开拓乡镇企业的创新之路已成为基层政府的主要课题。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是创新发展的先行官。本文通过分析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科技情报工作对乡镇企业的服务现状,提出了为乡镇企业提供科技情报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依据多年种植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地日照、积温、无霜期等相关资料,1999~2000年进行了不同播期的试验与研究,从而掌握奇台晚熟哈密瓜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对盐碱地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是盐碱地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推进地膜覆盖在盐碱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应用,在河西走廊玉门市黄花农场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条件下地膜覆盖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越冬率和产量呈降低的变化态势,而地膜覆盖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越冬率、株高、茎叶比和产量,且在地膜覆盖和盐浓度为0.5%时紫花苜蓿总产量显著高于盐浓度为0.3%无地膜覆盖时的紫花苜蓿总产量,说明地膜覆盖可以应用于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