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55篇
  64篇
综合类   518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林业苗木育苗工作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育苗技术已不能满足苗圃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直接影响了林业苗木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育苗管理显得尤为紧迫.林业部门要加强管理,不断完善育苗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育苗质量,促进育苗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棉花产量和品质。绿色荧光蛋白(GFP)是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体内的一种蛋白,作为报告基因拥有诸多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研究当中。为研究枯萎菌浸染棉花的过程及植病互作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入到棉花枯萎病菌中,创制转报告基因株系。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2代后仍能够稳定遗传,且荧光强度良好。经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PCR验证GFP基因已成功转入到菌株中,转化所得的菌株将为后续可视化检测和分析枯萎病菌对棉花的侵染等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我们在温室桃产区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定植3年以上的温室桃树采果、更新修剪后黄叶病发生特别严重,且发生普遍。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黄叶病发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使桃梢叶片黄叶率控制在60%以内,8月后症状消失。1温室桃树黄叶病的发生与症状为了取得温室桃早果、丰产、优质,一般定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地块。  相似文献   
994.
山东省齐河县现有桃树面积800多hm^2,许多大户、果品生产公司的桃园为适应省力化、机械化管理,采用高纺锤形(又称主干形)及“Y”字形等高光效树形,在桃树进入盛果期后,由于管理不善,树冠下部枝组干枯死亡现象严重,结果部位外移,不但影响桃果产量、质量,而且还对花果管理产生不便。为此,我们结合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梨树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华北桃树肥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对桃树下部枝组干枯死亡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水稻(Oryza sativa)的株型含株高、分蘖、穗型和叶型等性状,其表现与光合效率直接相关。一般地,籼稻(Oryza sativa ssp.xian)株型松散,而粳稻(Oryza sativa ssp.geng)更为紧凑。松散型的籼稻自身遮蔽少,通风好,植株光合效率高;紧凑株型的粳稻适应密植,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植株数量提高总体光合效率。控制籼粳稻分蘖角度差异的主效基因是TAC1基因。相比TAC1xian,发生在tac1geng的3'非翻译区(3'UTR)的A→G突变导致mRNA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了粳稻的株型。2个等位基因分别属于单株高光效基因型和整体高光效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下还可互补,因此建立可精确选择TAC1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在育种实践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的原理,开发出包含4条引物的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TAC1的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functional nucleotide polymorphism,FNP)。该分子标记命名为tac1fnp,同TAC1完全连锁,一次PCR反应即可精确区分2种等位基因及杂合基因,有助于水稻的高光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996.
黄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引起,是为害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黄瓜灰霉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致病机理及黄瓜抗病机制、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瓜抗灰霉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精细化梯度的水分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查询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现有无线传感器查询算法基础上,借鉴了数据融合树以及位置辅助查询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化梯度的能量有效动态水分传感器网络查询算法EEQA-FGG.EEQA-FGG包含了查询路由生成、查询执行流程及查询异常处理3个算法的详细设计,同时模拟分析了不同规模下区域和全网查询运行情况,并与融合树、位置辅助等方案进行了比较.仿真显示,EEQA-FGG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能耗、均匀网络负载、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尤其在区域查询中,EEQA-FGG的生命周期可比SPT和Compass方案延长10%~50%,特别适合大规模农田监测数据查询方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沿线生态环境对游客踩踏干扰的响应,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草原天路为例,采用既成事实法在草原天路沿线选取3条样带,分析其植被覆盖度减少率、植被高度降低率、土壤硬度、地表覆盖度响应指数的变化所反映的生态环境对踩踏干扰的响应。[结果](1)游客踩踏干扰范围遵循由游步道边缘向两侧递减的规律,但受自然风光和最佳拍照位置的影响,在山顶环形游憩带表现出不同强度的游客活动,反映在植被高度上差异较明显。(2)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游步道边缘向两侧逐渐递增的关系。(3)土壤硬度整体上呈现出从游步道边缘向两侧递减的规律。(4)地表覆盖度响应指数整体上处于中等程度干扰。[结论]未来草原天路旅游开发要从紧抓机遇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管理构建生态文明景区和分流管控完善景区交通系统方面入手,切实做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不同雪被处理下土壤温度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动态贡献,采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原状土样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4个雪被处理W0(31.05%)、W1200(42.66%)、W3000(51.21%)和W6000(76.66%)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W6000处理显著的增加了土壤pH;3个雪被添加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食品打碎变为浆液。该过程比较繁杂,因为打浆需要将食品表皮及杂质除去。文章设计的一款自动番茄打浆机能自动除去表皮等杂质,并将番茄打成浆液,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