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提高非洲菊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非洲菊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系统地研究了试管苗质量、炼苗时间、有效叶片数、移栽基质等几个因素对其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叶片数在6片以上,无污染或无缺根生长正常的试管苗,在8~28℃的环境中炼苗5天,移栽到草炭∶河沙∶花生壳=2∶1∶1的混合基质中,栽后1~15天内环境相对湿度保持95%,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泰山红石榴套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果皮易生锈斑、黑点 ,易裂果 ,或着色不全 ,色调不鲜亮 ,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为此 ,我们于 2 0 0 0年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 ,进行套袋试验 ,以期能够克服或减轻上述缺点 ,为生产高档果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一石榴园进行 ,该园土层较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条件对枇杷叶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枇杷叶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以新发芽的夏梢枇杷幼叶为材料,杀青后分别采用先揉后炒、先炒后揉再炒和先揉后炒再揉再炒3种工艺流程及不同参数加工枇杷叶茶,对叶茶主要功能成分和冲泡性状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流程对枇杷叶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先揉后炒工艺所制叶茶的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先炒后揉再炒工艺,而先炒后揉再炒工艺的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先揉后炒工艺,3种工艺下所制枇杷叶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工艺流程、揉捻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茶中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呈下降趋势。综合主成分分析及感官品质评价,以枇杷新梢幼叶为原料加工叶茶,采用蒸汽杀青75 s、揉捻5 min后再炒制25 min加工的叶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