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已发表的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启动子区序列,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L7、L8和L9。L7和L8分别与Fnn和Fnf的特异性序列结合,L9与两个亚种序列相匹配。分别扩增出1 076bp和809bp的特异性片段。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检测坏死梭杆菌基因组DNA的最小量为10pg/μL,建立的双重PCR体系可用于区分坏死梭杆菌亚种。  相似文献   
82.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CCD7)是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胡萝卜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基因(DcCCD7)表达与β-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栽培品种红福七寸和天紫中克隆获得DcCCD7。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品种DcCCD7均包含一个1 8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22个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cCCD7与来自其他物种CCD7的同源性较高,其中与菊花CCD7的进化关系最近。DcCCD7为亲水性蛋白,预测的红福七寸和天紫DcCCD7蛋白三级结构均由9个α-螺旋和30个延伸主链构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3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45、75和100 d)胡萝卜的根、叶柄和叶片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红福七寸主要在根和叶片中积累β-胡萝卜素,天紫主要在叶片中积累β-胡萝卜素。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胡萝卜叶片中DcCCD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根和叶柄。结果表明DcCCD7的表达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可能具有组织和品种特异性。本研究为明确DcCCD7在胡萝卜类胡萝卜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针对不同场景下的农机视觉导航路径提取方法适用性、抗干扰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辅助线的农机视觉导航路径提取算法。首先,对均衡化处理后的农田图像采用1.8G-R-0.8B颜色模型进行灰度化,得到目标与背景区分明显的图像;其次,使用OTSU法阈值分割,对二值图像进行先开后闭运算的形态学处理方法去除图像噪声;最后,根据垂直投影法进行相应的辅助线处理,并结合改进的ROI方法提取感兴趣区域,确定导航定位点,进而最小二乘法将定位点拟合得到导航路径。仿真试验结果及对比表明:本文算法提取路径的欧式距离为1 001.9,路径提取精度相对于传统Hough方法提高47.9%,且对高分辨率图像提取时间缩短79.6%,满足农机具导航路径提取的要求的同时且具有更高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84.
冯凯 《现代农业科技》2014,(6):313-313,315
结合信阳市浉河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浉河区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包括打造油茶种植基地、依靠企业带动发展、开展林地流转、强化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85.
软体机械手在易损物品抓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便于评价软体机械手的整体性能,实现其精确抓取控制,需要对软体机械手进行建模分析与试验研究。本文设计了四指软体机械手,每个手指单元内置用于实时检测机械手弯曲角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建立了不同气压作用下的弯曲角和末端输出力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分析限制层刚度变化对软体手指输出特性的影响;设计了软体机械手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软体手指的弯曲角和末端输出力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节限制层刚度可有效改善输出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几种不同质量的常用水果(如草莓、橘子、梨、苹果)的抓取试验结果表明,软体机械手能够实现对易损物体的无损抓取,其包络抓取力最大为11.89N,指尖抓取力最大为2.81N。  相似文献   
86.
为阐明不同湖泊禁捕策略对三种鲌类的种群动态与生态位重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全年禁捕湖泊—西凉湖与季节性禁捕湖泊—斧头湖为研究地点,三种鲌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ulter dabryi)、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鱼类单位努力捕捞数量、单位努力捕捞重量、全长、体重与肥满度指数等种群动力参数;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鲌类的食物来源及贡献率,比较了不同禁捕策略湖泊中的三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宽度及重叠指数。结果表明:(1)全年禁捕湖泊中的三种鲌类的单位努力捕捞生物量显著高于季节性禁捕湖泊,且全长分布范围比季节性禁捕湖泊更广;(2)季节性禁捕湖泊中,三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显著重叠;(3)全年禁渔湖泊中,三种鲌类具有更广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本文研究结果将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禁捕制度的完善和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针对传统单变量干旱指数难以全面表征干旱及部分综合干旱指数难以反映多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等问题,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及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3个单变量指数分别表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利用核熵成分分析法(KECA)构造综合干旱指数(SMDI),采用M-K趋势检验、小波分析及典型历史旱情验证等方法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干旱指数的适用性。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年77.6%的区域表现为干旱不显著加重的趋势;在流域尺度上,干旱存在43 a的长周期,15~23 a的中周期,3~8 a的短周期;20世纪90年代夏、秋两季及21世纪以来春、冬两季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且整体夏旱发生频率最高;1969年春、1997年秋和2009年冬的典型历史旱情验证表明SMDI优于其他3种单变量干旱指数。说明基于KECA构建的SMDI是一种有效的干旱监测指数,在黑河流域中上游干旱监测中有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8.
<正>针对我国莲藕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应用率低、用工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集成缓释肥一次性追肥等精准肥水管理、机械化施肥和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大幅度减少了用工成本和化肥、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89.
喀斯特地区干旱致灾机理复杂,干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方法对干旱致灾机理考虑不全面,导致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成果与历史旱灾成果协调性不足,成为贵州省干旱灾害风险普查的一项难题。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理论,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具有喀斯特特色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进行干旱灾害风险研究,可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提供依据。以遵义市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分析和遴选喀斯特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代表性指标,构建旱灾风险区划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使用ArcGIS的分位数法分级,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水干旱危险性指数、地形综合指数、耕地面积和旱地占比、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耕地有效灌溉率分别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抗旱减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2)遵义市各县区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以中风险及以下为主,占比64.3%,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累积占比为35.7%。(3)干旱灾害风险整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高风险区分布在东北部,中高风险区分布在北部,中风险区分布在东部,中低风险区分布在南部,低风...  相似文献   
90.
对虾中残留氯霉素的负化学源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对虾中残留氯霉素(CAP)负化学源(NCI)的GC/MS分析方法。样品中CAP用乙酸乙酯提取,脂肪用正己烷去除,过聚苯乙烯型DiaionHP-20吸附层析小柱纯化样品,BSTFA-TMCS衍生后用NCI源选择m/z为466的特征离子为目标离子,在SIM模式下进行GC/MS分析。被检测CAP质量浓度在5~500μg/L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37μg/kg。当空白样品CAP水平为1~1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达71.33%~95.29%,相对标准偏差为1.73%~7.45%。用此方法对市场上销售的人工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 namei)肌肉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氯霉素残留量为(0.154±0.008)μg/kg,而野生脊尾白虾(Palaemoncarincauda)肌肉样品中未检出CAP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