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4篇
  免费   1925篇
  国内免费   2641篇
林业   2443篇
农学   1454篇
基础科学   1376篇
  2941篇
综合类   14210篇
农作物   2336篇
水产渔业   1452篇
畜牧兽医   4740篇
园艺   2140篇
植物保护   1178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86篇
  2022年   1397篇
  2021年   1373篇
  2020年   1210篇
  2019年   1140篇
  2018年   843篇
  2017年   1378篇
  2016年   865篇
  2015年   1472篇
  2014年   1451篇
  2013年   1814篇
  2012年   2628篇
  2011年   2633篇
  2010年   2498篇
  2009年   2308篇
  2008年   2292篇
  2007年   2078篇
  2006年   1605篇
  2005年   1303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8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的表型性状调查,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探讨毛叶木姜子的表型特征,为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西地区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6株毛叶木姜子实生单株,对果实、叶片、种子等13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结果](1)从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内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变异幅度大。其中,果实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5.93%;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1%。(2)在相关分析中,各性状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3)主成分分析显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百粒质量、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百粒质量是影响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结论]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程度各不相同;表型性状间具有协调发育的特点;果实纵径等6个性状是影响其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存在水资源数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水质下降、水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增加森林植被是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在进行空前大规模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需要生态水文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已有的森林水文学研究结果存在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差、尺度偏小、过程单一、缺乏对森林植被的水分稳定性认识、不能预测森林植被的区域水文影响等不足,还没有形成能有效指导调控林水关系和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熟理论和技术;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包括鼓励跨部门和跨学科的交叉、森林植被的耗水特性和水分稳定性、森林水文作用的形成机理及其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森林植被对区域水文影响的预测和评价、森林对水质的影响及作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和流域水资源管理途径的森林植被建设技术等。  相似文献   
993.
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研究了不同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范围分别为4.29%~61.62%和6.08%~76.1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9.92~10.8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4.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的加入可降低薄膜中氮元素的缓释速率,使氮元素达到释放平衡的时间增大,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质量比5∶5时复合薄膜192 h时达到释放平衡,释放平衡时间最长,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最大为77.73%。加入适量的甲醛交联剂使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线性和网状结构交互从而使薄膜中氮元素缓释减慢。与共混薄膜(ALPVA-U)相比,甲醛的交联作用使薄膜的结晶度降低。薄膜的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曲线呈"S"型趋势,Ritger-Peppas模型和2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6 3和0.950 9,Ritger-Peppas模型中n为0.816 7,说明氮元素释放规律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对四种重组竹材用酚醛树脂在不同胶液固体含量、浸胶温度和浸胶时间等条件下进行竹材浸胶试验。结果表明:胶液固体含量增加时,竹材浸胶量先增大后减小,固体含量25%时浸胶量最大,达到22.6%;浸胶温度升高浸胶量增加,浸胶温度55℃为宜;浸胶时间对浸胶量影响不呈现规律性,浸胶时间需要在60 min以上;树脂分子量大小对渗透性有一定影响,分子量偏小、分布相对较窄且均匀时,渗透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6.
纳米SiO_2为三维网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具有极大的活性,能在涂料干燥时形成网状结构,增强涂料的强度和表面光滑度。且能提高颜料的悬浮性,保持涂料的颜色长久不变。笔者以纳米SiO_2为改性剂,用以研究其对UV固化水性木器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为扩大UV固化水性木器涂料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在两段式反应器上开展了对香樟木屑真空热解蒸气的在线催化提质研究。对比分析了催化前后各相产物产率和气体组成的变化,以及催化前后液相产物理化特性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催化后液相产物产率降低,但生物油出现分层,上层为油相,下层为水相。油相的H/C物质的量之比、pH值和高位热值(湿基)分别为1.712、4.93和37.15 MJ/kg;油相中烃类和轻质酚类等目标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而酸类、醛类和酮类等具有腐蚀性和不稳定性的化合物含量则显著降低,燃料品质较生物原油有显著提升;水相中仍含有少量腐蚀性和不稳定化合物,但其干基的高位热值达32.98 MJ/kg,除去水分后亦可将其用作替代燃料。热解蒸气中非目标产物在HZSM-5分子筛的活性位点上发生转化反应生成期望化合物,各类反应遵循碳正离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8.
麦秸半焦低温催化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麦秸半焦为研究对象,比较麦秸半焦和酸洗麦秸半焦700℃下水蒸气气化实验,研究了麦秸灰分中碱金属含量、催化剂种类(K基、Ca基和Fe基)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麦秸灰分中较高含量的碱金属K能够有效促进半焦气化的进行,使得在非催化条件下半焦的碳转化率达到63.4%,相比酸洗麦秸半焦提高了2.6倍。低温下碱金属K基催化剂对半焦气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在700℃和K/Al催化剂条件下H2产率和碳转化率分别达到118.60 mol/kg和98.5%,相较于Ca/Al、Fe/Al催化剂而言,H2产率分别提高了10.7%和20.5%,碳转化率提高了12.4%和31.0%;而Ca/Al及Fe/Al催化剂有利于水气变换反应的进行,可提高气化产物中H2体积分数,降低CO体积分数。综合考虑碳转化率、气体产率及气体组分含量等因素,在催化效果较好的K基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Ca基催化剂有利于调节产气成分,从而进一步提纯获得富氢气体。  相似文献   
999.
简要介绍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产生背景、发展历史、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履约方式及其在国际军控领域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兽医领域履约成效,对未来履约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加快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国家生防能力建设、加大生物安全和科学家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和强化生物安全监管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微生物检定法(管碟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生物效价试验中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采用不确定度分析,将影响因素归纳为称量、稀释、加样、测定、平行试验,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评估各因素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牛津杯加样体积对测定结果影响最大,提示试验中应尽可能精确控制加样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