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9篇
  免费   977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林业   1088篇
农学   920篇
基础科学   722篇
  1595篇
综合类   8083篇
农作物   1287篇
水产渔业   801篇
畜牧兽医   2937篇
园艺   1221篇
植物保护   83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842篇
  2021年   795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548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992篇
  2012年   1496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426篇
  2009年   1249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124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113.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4.
115.
分析了近年来清流县芋田斜纹夜蛾重发原因,并针对其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加强测报工作,开展农业防治、诱杀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治理防控。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探索45%丙环唑悬浮剂对青海省春小麦的安全性,设置45%丙环唑悬0.2、0.4、0.8 mg·g-1的不同处理。结果表明以株高和鲜重抑制率为指标,各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在0.2 mg·g-1剂量下青春38、青春39、通麦1号、阿勃4个品种安全;在丙环唑0.4 mg·g-1剂量下对青春38、青春39、阿勃安全,对通麦1号安全性差;在丙环唑0.8 mg·g-1剂量下对4个品种的安全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117.
 以“坝选3号”胡麻为材料,研究了不施磷、低磷、中磷和高磷4 个不同施磷(P)水平(0,35,70 和105kg/hm)对胡麻植株中磷素累积、转运、分配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时,胡麻各器官不同生育阶段磷素养分吸收和累积量的基本趋势一致,但其变化量与施磷量有极大关系。胡麻地上茎、叶、非籽粒和籽粒中,磷素的日增量增幅因器官而异;胡麻只有叶片中有磷素转移,中磷处理比低磷和高磷处理磷转移量增加54.93%~73.83%和8.19%~10.00%(P<0.05),籽粒中20.46%~35.93% 的磷素是靠叶片转运而来。胡麻植株磷素累积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占整个生育期总累积量的79.02%~92.17%。施磷(P)量为70kg/hm时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0.22%~20.53%和7.30~7.44kg/kg。胡麻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增幅最高达28.96%~31.46%。结合产量与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本实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施磷(P)量为70kg/hm(中磷)为宜。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棉隆土壤消毒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98%棉隆微粒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8%棉隆微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大巢菜(Vicia sativa L.)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87.5%~99.5%,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98%棉隆微粒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2 970.01~3 123.77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清水对照增加28.9%~35.6%,每公顷增收1 532.38~1 886.0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