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118篇
  226篇
综合类   1124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635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纯化的重组赤羽病病毒核衣壳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牛血清特异性核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初步组装成便于现地使用的试剂盒。经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抗原包被量为每孔1μg(100μL),样品稀释度为1:100,兔抗牛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8000。经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应用初步研制的间接ELISA试剂盒和微量中和试验法分别对云南省的89份、内蒙古的10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以中和试验为参照,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检测临界值分别为0.411和0.303,2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72.7%(56/77)和91.4%(85/93)。试剂盒在37℃保存3d,对敏感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2.
根据获得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该法能从DHVⅠ中扩增到440bp的条带,而对正常鸭胚尿囊液、健康鸭肝、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禽流感病毒(H5N2亚型)、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5: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法最低可以检测到30pg的DHV工核酸模板。RT-PCR对DHVⅠ强毒CHv-1株人工感染发病死亡鸭肝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和Dot—ELISA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脾、肺、脑病料的检出率显著(P≤0.01)高于病毒分离和Dot-ELISA。RT-PCR、病毒分离和Dot—ELSA对1987~2005年采集且保存于-20℃的经病毒分离已确诊为鸭肝炎的临床送检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9/19)、36.84%(7/19)和57.98%(11/19),对2000-2005年采集且于-20℃保存的来源于中国18个省份发病鸭群的48份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48/48)、56.25%(27/48)和75.00%(36/48)。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DHVⅠ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3.
不同处理全棉籽对泌乳牛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交叉设计,选择年龄、胎次、泌乳量、泌乳日龄都较接近的1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2头,进行为期45天的饲养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全棉籽替代等量精料对泌乳牛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kg不同处理的全棉籽(脱绒、带绒、带绒压扁)等量替代精料后,三个不同处理全棉籽对泌乳牛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CF和NDF的消化率来看,压扁带绒棉籽组有降低CF和NDF消化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锌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5组,单因子饲养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锌水平的日粮,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80、110和200 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试验期为8个月。结果表明:(1)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睾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血清锌影响不显著(P>0.0 5)。综合分析不同锌水平试验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得出,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 1 0 m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秦川牛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及肉用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秦川牛在陕西关中、陕北、陕南、西北、西南、东北6个地区的繁殖和发病情况无大的差异,说明秦川牛在这些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秦川牛的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在原产地陕西关中地区明显优于其它非原产地地区。陕西关中地区30月龄秦川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肌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分别迭到481.67kg、250.83kg、227.31kg、54.159,6、48.61%和8.51:1,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大理石花纹等级仍以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肉为最优,评分等级为3级,其它地区为5-6级;秦川牛公牛屠宰性能指标优于母牛,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眼肌面积达到74.33cm2,极显著的高于其它地区;秦川牛牛肉的干将质含量在30.039,6~32.69%之间,陕西关中地区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蛋白含量在21.66%~24.25%之间,陕西关中和辽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脂肪含量在5.689,6~6.42%之间,陕西关中、贵州和甘肃秦川牛肌肉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各地之间的粗灰分和钾、钠、钙、锌、铁、锰等矿物元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不同地区秦川牛胴体脂肪酸含量不尽相同。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陕西关中和甘肃的秦川牛肉极显著地高于陕北、贵州和辽宁地区(P〈0.01);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正好相反;不同地方的秦川牛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同种氨基酸在不同地区秦川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6.
内蒙古草原植被是一个极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自1999年以来,全区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干旱和虫害(蝗灾),造成严重的草原退化和沙化。2002年后,内蒙古天然植被整体上有不同程度好转,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本文以锡林郭勒1999至2004年MODIS和TM影象数据和地面样点数据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示了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动态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系统分析了草地植被发生的变化原因、驱动因素和机理,阐明了锡林郭勒盟典型区草地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区草原植被恢复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Q(LppQ)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从我国不同省区的MmmSC分离株HVRI—X、BenI、QingI、MuI和模式株PG1中获得了LppQ基因1303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HVRI-X、Ben Ⅰ、oing Ⅰ、Mu Ⅰ株和模式株PG1 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与GenBank公布的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与模式株PG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对HVPI X株LppQ基因氨基酸亲私陛和蛋白表面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证实LppQN末端富含亲水氨基酸,比C末端更有可能定位在蛋白表面。  相似文献   
58.
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桑黄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30(W:V)。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乙醇终浓度80%。同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桑黄子实体多糖,其多糖得率为4.65%。  相似文献   
59.
从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36个樱桃基因型中筛选了33对不同樱桃品种的微卫星引物,以鉴定和描述他们的基因型并确定亲缘关系。33对微卫星引物中,29对获得了预期的扩增片段,17对引物在所研究的36个基因型中产生了多态性高、稳定扩增片段,17个位点共检测到71个等位基因。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准确的鉴别所有樱桃品种的基因型,为微卫星序列的通用性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可以用蔷薇科李属的序列来区分樱桃品种的不同基因型,根据不同品种的地理起源及其亲缘关系用UPGMA聚类分析法对其基因型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0.
分别以甜瓜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真叶为外植体,研究其在附加6-BA和2,4-D的不同浓度组合培养基上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诱导率不同,子叶节>子叶>下胚轴>真叶.4种外植体都可以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只有子叶和子叶节诱导出不定芽.6-BA是诱导不定芽的必要植物激素,最适培养基为:MS 6-BA1.0 mg/L 2,4-D0.1 mg/L.5日龄甜瓜子叶和子叶节诱导不定芽效果为佳,以子叶节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