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7篇
  4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2001—2016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和《河北省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汇编》的数据为资料,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山东和河南省的小麦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河北省的小麦总产及单产呈不断增加趋势,小麦生产效率优势指数高于河南省和山东省,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较低。针对河北省小麦综合优势较弱、生产总成本投入较高和净收益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适当调整小麦生产成本投入,充分发挥生产效率优势,统筹耕地保护,加强用地监管,培育小麦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优化生产结构等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cm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增产空间;氮素量对薯块的大小影响很大,而对畸形薯所占比例的大小没有规律性影响;随着施氯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施氮水平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又有不同程度的递减.  相似文献   
73.
马铃薯黑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药剂浸种法,研究了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等6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播种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和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400倍浸种对马铃薯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效,两处理的防效均在75%以上。通过药剂浸种能有效降低黑胫病菌对马铃薯薯块的侵染,提高出苗率,降低田间病株率,对马铃薯黑胫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water-extraction system which could produce the fresh water from the air in arid regions and which used renewable energies as the electric power 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s for water extraction from the air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novel multi-stage water-extraction device with Peltier deices for two cases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ed humidity of the air. One was the case where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related humidity of the air were constant, and the other was the case where they were simulated the vari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related humidity of the air in a day of summer and spring in Loess Plateau, China. The effect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related humidity of the atmospheric air and supply the electric power to Peltier devices on performance of water production of the devi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reported.  相似文献   
75.
利用真菌核糖体核苷酸序列信息及RNA二级结构特征对针层孔菌属(Phellinus)复合种进行分类学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报道的一些针层孔菌属及其近缘属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线粒体核糖体小亚基DNA(Mitochondrial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 mt SSU rDNA)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分析RNA二级结构,结果显示松针层孔菌(Phellinus pini)不同菌株的序列差异极小,其可能并非复合种,而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可能包含更多的种,且这些种序列变异较大,其分类地位较复杂。  相似文献   
76.
花生AhLEA18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A蛋白家族是一类在种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表达的蛋白,在种子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大量积累,同时在植物处于干旱、寒冷、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高水平表达,推测该类蛋白在缺水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理保护功能。根据蛋白序列特点,该蛋白家族分为多个组,LEA18蛋白属于其中一组蛋白。PvLEA18蛋白在干燥种子、花粉粒中大量积累,也参与到对水分缺失、ABA处理的生理应答过程过程。本研究从栽培种花生鲁花14中克隆得到一个LEA18基因,命名为AhLEA18。对其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hLEA18具有典型LEA18蛋白序列特征。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该基因在花生植株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物质代谢和吸收器官,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养分和水分高效吸收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稻根系形态、解剖、生理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不同氮效率品种根系特征的差异,并综述了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氮吸收利用效率的栽培调控措施,展望了未来水稻根系的研究方向,为水稻氮肥减施、氮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优化和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植物精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8种植物精油,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精油对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精油无抑菌活性,其他7种植物精油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香青兰和椒蒿精油的活性最强,在体积浓度为0.5 µL/mL时,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95%以上,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在体积浓度为0.05 µL/mL时,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35%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技术对椒蒿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a,a-二甲基-1,4-二氧-2-奈乙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占比72.17%。本研究可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9.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宿主昆虫体壁穿透和体内定植过程中分泌了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两种胞外几丁质酶,但二者的作用分工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菌株胞外总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毒力的相关性分析,Bbchitinase 1Bbchitinase 2基因表达水平与侵染毒力的相关性分析,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以期明晰Bbchitinase 1Bbchitinase 2在菌株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分工。结果表明,菌株胞外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毒力呈正相关,但Bbchitinase 1Bbchitinase 2表达水平不同。菌株间Bbchitinase 1表达水平与菌株侵染毒力(MMT和LT50)呈显著正相关,而Bbchitinase 2表达水平却与侵染毒力不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具有显著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可能结合不同的配体蛋白,参与不同的代谢过程。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Bbchitinase 1Bbchitinase 2基因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均上调表达;但Bbchitinase 1仅在侵染家蚕的体壁穿透阶段显著上调表达,而Bbchitinase 2在芽生孢子生成阶段和菌丝大量增殖阶段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Bbchitinase 1可能参与菌株侵染早期的侵入钉形成和体壁穿透过程,与侵染毒力呈正相关;而Bbchitinase 2可能参与侵染过程中的芽生孢子发育和菌丝大量增殖代谢调控。本研究明晰了球孢白僵菌不同几丁质酶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分工,建立了以Bbchitinase 1基因表达水平判定菌株毒力的数学模型,为高毒、高稳定性球孢白僵菌生防菌株的筛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提升绿色生态防治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