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381篇
基础科学   245篇
  428篇
综合类   1059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603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芦笋茎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毁灭性病害。研究证实,临沂市芦笋茎枯病病原为Phoma asparagi Sacc.。该菌分生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适温为23—26℃,致死温度分别为50℃10分钟和60℃10分钟,发芽和生长最适pH为7。分生孢子生长在分生孢子器内,单个分生孢子常温下可活10天,菌块内可活25天,孢子器内则长达240天。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不发芽,加糖液发芽率略有提高,在文竹和芦笋茎煮液中发芽率最高;条件适宜时2小时产生芽突,5小时发芽率达98.21%。  相似文献   
52.
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日渐普遍,特别是杂交稻三系制种田的不育系受害尤为严重。本病可由种子和土壤传染。经测定,在水稻收获后田间每克表土有冬孢子1666.5—12499.8个,制种田可高达48121.2—109367.3个。菌源可在土壤中积累,致使病害逐年加重。试验表明,病菌可以从花器侵染,因而品种发病差异与品种颖壳开放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开放时间长的品种受病菌侵入的机会多,发病重。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10%盐水或泥水选种,防病的效果分别可达93.24%和80.42%;在水稻开花初盛期和盛期喷布多菌灵各1次,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53.
脂肪细胞膜免疫对动物体脂含量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动物体内脂肪含量,改善畜产品质量一直是动物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近年发展起来的脂肪细胞膜免疫为降低动物体脂含量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两种免疫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55.
结果表明:蜡熟期玉米青贮DM的有效降解率(60.07%)分别比乳熟期(52.91%)和乳熟前期(45.13%)高7.16个百分点(P<0.05)和14.94个百分点(P<0.01);乳熟期玉米青贮DM的有效降解率比乳熟前期高7.78个百分点(P<0.05).蜡熟期玉米青贮CP的有效降解率(81.93%)分别比乳熟期(76.43%)和乳熟前期(73.36%)高5.50个百分点(P<0.05)和8.57个百分点(P<0.05);乳熟期玉米青贮CP的有效降解率比乳熟前期高3.07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大麦云纹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同工酶谱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4年大麦云纹斑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对杀菌剂多菌灵、三唑醇的抗药性监测表明,该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发生了变化,并且首次在田间发现了大麦云纹斑病菌的多抗菌株。这类菌株对多菌灵、乙霉威及三唑醇都具有抗药性,且抗性程度很高。与1990~1991年得到的资料相比,随着杀菌剂选择压力的增加,大田群体中三唑醇高抗菌株比例逐年增加。对该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α—酯酶有7种表现型,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有2种表现型,过氧化氢酶有3种表现型,无论对去甲基抑制剂类(DMI)表现抗性或敏感菌株,无论调节酶还是非调节酶,其酶谱表现型的变异基本相似。这表明大麦云纹斑病菌对DMI类抗药性突变存在于多个菌系的基因型背景群体中,而不是只起源于单一的广泛分布的菌系。  相似文献   
57.
田间抗性监测发现了大麦云纹斑病菌新型的抗性菌株,这类菌株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Phenylcarbamate(乙霉威)及三唑类(三唑醇)表现多重抗性,先前发现的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均是在β-维管蛋白基因的198位点出现等位基因的突变,而新发现的菌株则仅在200位点(TTC)由苯并氨酸转变成赖氨酸(TAC)而导致对3种药剂的抗性。温室试验证明,这类菌株的致病性和野生敏感菌的致病性几乎一致,说明大麦云纹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发展与致病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热胁迫对辣椒花粉形成发育、生活力、萌发率及雌性系统的影响。发现辣椒不同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花粉、花药发育过程出现异常,花粉生活力、体外萌发率下降,花粉管生长延迟,正在生长的花粉管伸长停滞。这些影响感热性品种比耐热性品种表现更为明显。在雌性系统中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
该文在介绍农业工程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业工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农业工程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广阔天地,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工程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技术依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技术关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农业工程事业的几点建议1)农业工程从业人员充分珍惜本学科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2)加速研究开发和集成组装生态的和经济的农业工程适用技术; 3)以农业工程适用技术为依托,加大对农业工程生产资料的投资力度;4)设立农业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5)在发展公司或公司加农户的科技农业园区的同时,发展以农户为基础进行集体化的组织和运行体系的研究,并在大学增设农业工程管理专业;6)大力发展以大学专科为基础的农业工程教育体系和进行农业工程教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王琛  贺建华  苗朝华 《饲料工业》2006,27(12):33-35
用960羽1日龄双鬼头肉鸭研究了一种固体发酵复合酶(AllzymeSSF)在玉米-豆粕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考察了添加该复合酶对肉鸭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49日龄肉鸭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的屠宰率略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豆粕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降低了腹脂率(P<0.05);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300PU/kgAllzymeSSF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提高了血清磷的含量(P<0.05);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提高了血清球蛋白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