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24篇
  免费   2379篇
  国内免费   3845篇
林业   3764篇
农学   4046篇
基础科学   2952篇
  5078篇
综合类   16903篇
农作物   2617篇
水产渔业   1861篇
畜牧兽医   5724篇
园艺   2162篇
植物保护   2341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626篇
  2022年   1545篇
  2021年   1771篇
  2020年   1654篇
  2019年   1633篇
  2018年   1102篇
  2017年   1921篇
  2016年   1433篇
  2015年   2107篇
  2014年   2139篇
  2013年   2452篇
  2012年   3351篇
  2011年   3666篇
  2010年   3317篇
  2009年   2876篇
  2008年   2857篇
  2007年   2587篇
  2006年   2054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687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皖北果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卖果难”成了皖北果区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如何依托果业兴办工业,着眼工业调整果业,拉大加宽产业链,提高果品附加值,带动果农增产增收。为此,必须以调整结构为核心,注重产业化经营的拉动,突出龙头企业扶持、基地建设和市场体系的培育为重点,树立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果业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2.
黄麻(新、引进)品种在闽南地区的产量(鉴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建基  曾日秋 《中国麻业》2006,28(3):128-132
通过对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新选育的3个黄麻圆果种和12个国外引进的黄麻优异品种进行2002-2005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90-2、C90-6、C89-6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4.97%-19.34%,均达极显著水平。O-3、O-1、O-3(红茎)比对照种宽叶长果增产32.02%-34.21%,均达极显著水平。O-4(Ⅱ)比对照种增产12.28%达显著水平。C-1、C-5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1.90%和7.82%。且主要经济性状优良,抗病力强。黄麻品种C90-2、C90-6、C89-6、O-3、O-1、O-3(红茎)、0-4(Ⅱ)、C-1和C-5适合于福建闽南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3.
苍梧县公益林经营管理现状与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广西苍梧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树种结构欠合理、权益关系不清、经营者的意愿未得到尊重、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对该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05.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976—1977年河北晋县贺家寨大队小麦春季灰飞虱的传带病毒率为31—52%,不同地块同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异差较大:而秋苗期则为12—35.4%,其中不同地块上同代(四代成虫)灰飞虱的带毒率的差异从33.3%至35.4%则不太大。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即虫口数×自然带毒率)同田间小麦发病率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其r=0.9769。1975—1976两年调查及计算分析结果,其直线回归公式如y=4.12x-2.577。在有效传毒指数0.7—20.9之间用于予测发病率有效。人工分期侵染试验证明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侵愈早,病情愈重,其中死株率也愈大。秋季侵染的死株率达95.6%,病指为99.6;夏季侵染的死株率为0,病指为57.6。秋季小麦出苗前后的大量虫口形成小麦10月中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第二年春季4月中旬的虫口高峰形成5月上旬的一个发病高峰。3月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是越冬前受侵的。病毒在小麦植株中的潜育期的长短随小麦的生长速度而异。温度不过其中因素之一,最短5—8天,最长30—40天。侵染后如小麦进入越冬期,即不表现症状,一直要到返青以后。介体灰飞虱在河北晋县以第五代3—4龄若虫在冬麦地及草荒中越冬。夏季在玉米上可以产卵并孵化,但不能长期存活,主要在地头沟边及夏作物荫蔽下的禾草上越夏。冬麦治虫防病的重点应在秋季麦苗出土前,春季则应在3月中旬左右。冬麦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发病率。棉间作麦比平作的病情重六倍而粮麦间作的病情比平作的重九倍。  相似文献   
107.
作者于1966半报告了氟硅酸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药效,氰硅酸是磷肥厂副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1971年又用氟硅酸与尿素制成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晶态的氟硅脲,其分子式为[(NH_2)_2CO]_4·H_2SiF_6。十多年来经过15个省市的田间试验,肯定了氟硅酸和氟硅脲对小麦三种锈病均有效。在山东烟台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的大面积推广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防治有效浓度按H_2SiF_6计为0.05~0.10%,药液中须加入湿润剂。除扬花期不可喷药外,其它生育期均可喷药。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种子中未发现氟的反常残留。经卫生部门测定,十个样本中有6个氟残留量为0.71~1.98ppm,有1个样本中为3.47ppm,系过量喷药所致。其余3个样本中未检出氟。本文讨论了使用无机氟剂的环境保护问题。根据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在本文所建议采取的使用浓度下,用氟硅酸防治小麦锈病并无引起环境污染之虞。  相似文献   
108.
在调查分析了解棉铃虫卵在田间呈核心理论分布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卵量调查方法的改进,应用序贯抽样检定防治标准,及统计资料的代换方法。根据棉铃虫卵在田间呈核心分布型,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准确度,改进我国已经应用的田间取样方式,提出田间卵量调查方法是:以200株为取样量,采用平行线式,40个样点,每点单行五株。因为这样增多了样点和卵分布核心相遇的机会,经与原采用的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分行式取样比较,平行线式取样准确度最高,降低了样本平均数代表性误差。为了节省田间卵量检查时间,可采用调查着卵株率计算百株卵量的办法,或对不同卵量密度的田块区别对待,百株卵量10粒以上检查100株,10粒以下检查200株。以田间百株卵量15粒或着卵株率11.77%为达到防治标准;卵量10粒或着卵株率8.36%为未达到防治标准,制定了序贯抽样检定防治标准的方法。检查卵量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方程:d_o=0.1127n-8.5353d_1=0.1127n 8.5353检查着卵株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方程:d_o=0.0998n-6.4228d_1=0.0998n 6.4228为了使用方便,制定了每次检查五株为单位的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田间实用检定表。实例计算表明,对棉铃虫卵和田间调查资料,进行变量分析,用对数和平方根代换均可。根据卵呈核心或嵌纹分布的特点,对数代换更为合理些。  相似文献   
109.
重庆园林土壤性状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0.
地毯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毯草与狗牙根、假俭草以及结缕草等草种相比,地毯草的耐旱性一般,耐寒性也相对较差,因而其分布区比狗牙根、假俭草等草种狭小。但地毯草有比较耐湿、耐荫、耐践踏和耐牧的特性,因而在河滩地等土壤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或者比较荫蔽的条件下其自然种群比较容易成为优势种,从而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以及公路护坡等。现在国内外对地毯草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地毯草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些介绍,并对如何更好地研究、利用地毯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