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9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1597篇
林业   1018篇
农学   810篇
基础科学   769篇
  1455篇
综合类   7336篇
农作物   1052篇
水产渔业   607篇
畜牧兽医   2240篇
园艺   1127篇
植物保护   816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788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336篇
  2010年   1233篇
  2009年   1149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1032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合成条件对氧气氧化合成水钠锰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in a rainfed soil under wheat cultiv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d Agriculture, Rawalpindi, Pakistan. The treatments applied were: 1) a control (CK), 2) NPK (0.44-0.26-0.18 g pot^-1), 3) farmyard manure (FYM, 110 g pot^-1), 4)poultry manure (PM, 110 g pot^-1), 5) FYM (110 g pot^-1) NPK (0.44-0.26-0.18 g pot^-1), 6) poultry manure (PM, 110 g pot^-1) NPK (0.44-0.26-0.18 g pot^-1), 7) FYM (110 g pot^-1) NPK(S) (0.44-0.26-0.18 g pot^-1 one half of the NPK at sowing and the other half one month after sowing), and 8) PM (110 g pot^-1) NPK(S) (0.44-0.26-0.18 g pot^-1, one half of the NPK applied at sowing and the other half one month after sowing).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using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Microbial biomass C, N and P content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up to the three-leaf stage. A slight decline was observ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in all treatments except with the organic manures NPK(S) treatments. After tillering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all treatments to the recorded maximum point at the full heading stage in all treatments except with the organic manures NPK(S) treatments. In the FYM NPK(S) and PM NPK(S) treatments; however, there was a continuous increase in microbial biomass up to the heading stage. At the harvesting stage a sharp decline was noted in all treatments. The C:N ratio of microbial biomass in tested soil ranged from 7.8 to 11.3, while C:P ratio of microbial biomass in the tested soil ranged from 22.6 to 35.1 throughout all growth stages of the wheat crop.  相似文献   
992.
植物病原细菌通过不同的分泌途径将毒素及酶类分泌到胞外,每种途径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主要有4种类型的分泌系统。本文着重介绍Ⅱ型分泌系统与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衬砌开裂、限界受侵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针对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的主要类型、产生的原因、整治方案、施工流程,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品质量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1999~2006年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分析了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品质量状况,指出我国该类产品质量较好,但限于磷矿资源不足,矿源复杂,质量控制越来越困难。同时,该类产品农田使用量降低,多数用做复混肥料原料,应加大施肥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决灰色建模过程中利用残差模型来修正原灰色模型的繁琐工作,提出利用稳健估计理论对灰色建模的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筛选,找出数据列中存在的不确定信息,并达到直接建立灰色模型的目的。针对数据中存在不确定信息的实际情况,利用非统计理论对所研究的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对不确定信息中是否含有误差有一个确切的结论。进而找到一个比较方便而准确的建立灰色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广东白果物候特征与品种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广东银杏早花早实,其种核(白果)早上市,广东白果因种胚隐没,无苦味,甘香可口而享誉国际市场,对广东银杏品种特性和物候特征的观察结果与气候因素分析表明,广东产区年均气温和≥10℃年活动积温较高是广东白果早熟的主要原因,而种胚未能同步加快生长,采收期较早则导致了广东白果采后短时期内种胚隐没,无苦味,并对广东白果的采后保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本质素对土壤N、P转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对土壤N、P转化及其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可减缓NH4+向NO3氧化,且随其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显著.木质素与磷酸二铵混合施用效果最佳,其次为硫酸铵>尿素.在30℃温度下培养27d,施用量为2%和5%的木质素可分别减少施尿素土壤N2O释放83%和96%;而施磷酸二铵的土壤则分别减少83%和93%.施用木质素可促进难溶性P的溶解,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玉米盆栽试验中施用木质素的根系较发达、粗壮,平均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均高于不施木质素的处理.木质素用量为50μg/g和200μg/g时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2%和18.8%.  相似文献   
998.
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问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低海拔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而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性 ,高海拔地区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黄山松种群空间格局均呈集群分布 ,且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黄山松种群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999.
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调控机理的研究,是生殖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发现,卵丘细胞的存在与否严重影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质量,且小鼠无卵丘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并常规体外受精后未能得到“试管后代”,表明常规体外培养方法明显降低无卵丘的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可能的原因是:(1)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间的间隙连接丢失,这种连接对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是至关重要的。(2)皮层颗粒的减少或继续生成路径的障碍。(3)卵母细胞易于贴底,造成变形,从而可能引起卵母细胞内细胞器机械性移位,造成损伤,且贴底后可能影响卵母细胞与培养基的物质交换。因此,探明卵丘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探索培养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新方法,对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针对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卵巢组织、卵丘细胞为介质来模拟卵母细胞在体内的状态,试验分为5组:M1,直接培养法(对照组);M2,与单层卵丘细胞共培养法;M3,未扩展卵丘细胞包围法;M4,扩展卵丘细胞团支撑法;M5,卵巢组织薄片包围法。培养24 h后计算第一极体(PB1)排出率,随后对这些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结果发现:成熟24 h时,M4组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高于M1组和M5组,其他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孤雌激活结果显示M5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M1组(P<0.05),而M2组与M1组间没有差异(P>0.05);但M3和M4两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M1组和M5组(P<0.05)。结论:(1)扩展卵丘细胞团支撑法支持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核质成熟,而未扩展卵丘细胞包围法促进卵母细胞胞质的成熟,这可能是通过重新构建卵丘-卵母细胞间的间隙连接实现的;(2)与单层卵丘细胞共培养法并不能促进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及其发育潜力;(3)用卵巢组织包围不能模拟体内卵巢的环境,且卵巢组织可能分泌抑制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因子。目前对无卵丘卵母细胞的培养方法的研究甚少,而我们建立的卵丘细胞团包围/支撑法及卵巢组织包围培养法未见类似的报道。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水牛无卵丘卵母细胞的有效培养方法,将为研究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调控机理提供新的模型,为利用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目前已知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已经证实有些畜禽粪便等有机肥中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施肥进入农业土壤,进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有机肥料中的相关污染问题。我国国内尚没有关于农田环境、有机肥料、农作物的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的研究报道,国内外文献也少见报道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有机肥料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和控制原理研究,是我国环境安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应对WTO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内涵、与有机肥料的关系,介绍了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