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林业   316篇
农学   323篇
基础科学   242篇
  721篇
综合类   1241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169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29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芹菜AgHAT4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芹菜品种‘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获得HAT4转录因子基因AgHAT4。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从氨基酸组成、蛋白结构与理化性质、以及系统进化树等方面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gHAT4含有1个长为90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9个氨基酸。‘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中的AgHAT4基因有1个核苷酸位点的差异,编码的氨基酸有1个位点的差异,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71和33.68 kD,等电点均为9.12。进化树分析表明芹菜AgHAT4与胡萝卜的HAT4属于同一分支。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3个α螺旋和一些无规则卷曲构成,且未定位到信号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gHAT4在芹菜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次之,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多种非生物胁迫导致芹菜AgHAT4的表达量发生变化。与未胁迫对照相比,高温胁迫处理后‘六合黄心芹’中AgHAT4的表达量在24 h明显上调,在盐胁迫条件下‘文图拉’和‘六合黄心芹’中AgHAT4的表达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在处理2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文图拉’中AgHAT4的表达量在高温处理4 h后表达量最高,而在低温条件下在处理2 h后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2.
旨在了解不同群体鳜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现状,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采自6个不同群体鳜96尾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经筛选的10对引物在6个鳜群体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2000~2.5000,期望杂合度(He)为0.6489~0.72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14~0.6409 (PIC大鱼0.5);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06(0.05小鱼Fst小鱼0.15),平均基因流(Nm)为4.0151;检验表明,除高邮和靖江群体外,其他4个群 体均不同程 度地偏 离Hardy-Weinberg平衡,主要表现为杂合子缺失。构建的UPGMA聚类图显示,铜陵、安庆、太湖、高邮和靖江群体聚为一类,当涂群体聚为另一类。本研究表明6个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中等,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993.
Soybean is commonly cultivated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being water availability the main constraint. We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anagements under contrasting water availability to test possible trade‐offs among managements, and to determine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explaining these yield differences. Four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through specific combinations of cultivar, row spacing and stand density. They were classified as stress tolerance or yield potential strategies and were evaluated under two contrasting water availability treatments. Treatments ranged from 349 to 954 mm total water availability. Water stress treatments yielded 72% and 59% of the well‐watered treatment each year, similar to frequent soybean water stress levels for our production region. Management treatments showed significant yield differences (p < 0.05), but the management × water availability interaction did not (p = 0.42). No management option helped reduce negative water stress effects. Highest yields were achieved using 0.25 m row spacing, a stand density of 60 pl per m2, and a high yield potential genotype. Yield variations wer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harvested seeds per unit area (R2 = 0.75; p < 0.001) and total N uptake at maturity (R2 = 0.93; p < 0.001) across environments. Because management strategies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cope with water shortages showed limited value, farmers need to target yield potential manage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994.
对黔南地区成体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进行了14个月喂养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成体大鲵体长生长和体质量生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二者之间反向关系明显;体长生长与水温呈正向关系;体质量生长与水温关系复杂,有高温和低温限制。大鲵喜欢阴暗安静的环境,食性范围较广;排出团状或细沙状粪便,且进食越多,排便次数就越多。大鲵具有蜕皮习性,蜕皮次数与体质量生长具有正向关系。黔南地区饲养的大鲵很少冬眠,在生长高峰期投喂充足饵料,能够有效促进增重率;用福寿螺配合饲料喂养鲤鱼,再用活鲤鱼喂养大鲵,可以显著提高人工养殖大鲵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旨在探究叶酸补饲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及产奶相关性状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为隐性乳房炎奶牛补充叶酸奠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试验基于北京郊区某牧场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根据胎次、体重以及体细胞数(连续2个月SCC>500×103个·mL-1)选择29头泌乳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饲组(n=18)和对照组(n=11)。连续14 d对补饲组进行包被叶酸(每天120 mg/500 kg)饲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收集到的DHI数据(包括体细胞数、日产奶量等)进行分析。随后,每组随机挑选4个个体,采集分离血液白细胞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DESeq2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运用KOBAS3.0-KEGG通路数据库对鉴别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补饲包被叶酸后,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对产奶相关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结果揭示,补饲组与对照组有277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2|Fold change|>1),包括105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和172个显著下调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包括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生成调控、细胞分化、白细胞趋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过程等免疫相关的功能GO条目,以及先天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重要通路。综上,奶牛补饲叶酸对其免疫相关性状等有重要影响,且显著影响免疫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为叶酸补饲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997.
文章以人的移动性空间感知为研究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动态和静态满意度相结合的调查,探讨静态满意度和动态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绿视率存在的统计学关系,分析得出基于空间满意的绿视率数值区间.结果显示:1)绿视率30%~60%为样本数量最为集中的区间,当绿视率超过70%后,样本数量显著减少;2)动态满意度与静态满意度无论在评分分布还是数值均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3)绿视率与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研究方法可为绿视率的动态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观赏荷花‘宝莲灯’由‘红灯高照’荷花种子经60Co辐照诱变后人工选育获得的新品种。植株小微型,立叶高40~49 cm,叶长径20~24 cm,短径18~20 cm。花朵繁密,单盆开花17~25朵。花重台,花径10~11 cm,粉红色,花瓣100~120枚。雄蕊及雌蕊瓣化,不结实。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市售的16 份西、甜瓜栽培品种和84 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10 份西瓜栽培品种中新红宝、京欣1 号、双抗大地雷、特大庆红宝、超丰F1、庆发7 号等6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景丰宝和齐红西瓜表现为中感;吉福2 号和庆农1 号表现为感病;6 份甜瓜栽培品种中齐甜1 号、永甜3 号和龙甜3 号3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日本甜宝和龙甜1 号2 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本甜3 号表现为感病;西、甜瓜栽培品种中均未发现高抗及免疫品种。49 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种质资源总数的57.1%,从中筛选出3 份高抗材料分别为X11-3、X11-1 和X11-8;在35 份西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总数的48.6%,从中筛选出2 份高抗材料11W005 和11W003。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该研究以室内模拟野外真实条件下的燃烧试验为手段,测定不同坡度和含水率条件下东北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蔓延速率,与基于Rothermel模型预测蔓延速率对比,并对Rothermel模型进行修正,以提高Rothermel模型预测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蔓延速率的适用性。  方法  以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内构建不同含水率和坡度的可燃物床层结构,平地无风条件下进行30次点烧试验,5°、10°、15°和20°条件下分别进行15次点烧试验。根据热电偶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及位置数据计算燃烧蔓延速率,在平地条件下对Rothermel模型中相关可燃物的参数进行拟合,得到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对Rothermel模型坡度参数修正。  结果  在各试验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地表火蔓延速率最大值为0.631 m/min,最小值为0.114 m/min;直接使用Rothermel模型预测0° ~ 20°坡度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地表火燃烧蔓延速率平均绝对误差为0.059 m/min,范围为0.003 ~ 0.241 m/min,平均相对误差为27.4%,范围为2.4% ~ 152.6%;在使用平地无风条件下点烧试验数据重新修正Rothermel模型的可燃物特征参数βop的基础上,基于5° ~ 20°条件下点烧试验数据修正坡度参数,修正参数后的Rothermel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平均值降低了0.024 m/min,为0.035 m/min,范围为0.003 ~ 0.102 m/min,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10.4%,为17.0%,范围为1.8% ~ 65.5%;修正参数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为0.913 5。  结论  在0° ~ 20°坡度条件下不能直接使用Rothermel模型对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蔓延速率进行预测,需要对模型中的可燃物特征参数和坡度参数进行修正,拟合参数后模型预测误差显著降低,预测精度显著提升,可以对我国0° ~ 20°坡度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地表火蔓延速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