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1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769篇
林业   847篇
农学   1109篇
基础科学   469篇
  1152篇
综合类   2014篇
农作物   512篇
水产渔业   267篇
畜牧兽医   776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4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制度,存在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氮素过量累积问题。为探索华北平原氮素高效利用的适宜种植制度,采用15N示踪技术,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对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的常规水氮和优化水氮、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与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及一年一熟春玉米3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产量、15N利用率、氮素去向和土壤氮库表观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年三熟的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产量为32 248.52 kg/hm2,分别比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提高22.16%和52.88%;15N利用率为33.36%,比一年一熟提高26.12%。3种植制度的氮肥去向最高为土壤残留,其次为作物吸收和损失,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的作物吸氮量最高为151.82 kg/hm2,土壤氮库表观盈余量为21.22 kg/hm2,显著低于其他种植制度。综合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在稳产高产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是华北平原未来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近年来参试小麦品系品质状况并筛选优质品种,对2016—2018年参加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的20个小麦新品系的5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与品质综合评价值的关联度(ri)和权重(rj)2年均表现为容重>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2017年5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2018年10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郑科麦136’连续2年综合评价值列首位。无论是否考虑各指标对品质影响的权重,‘漯麦26’品质2年间差异最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品质性状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受评价指标较少、各指标赋权合理性的影响,有一些局限性。在品种应用时应根据最终用途进行细化评价,不同类型的品质参数应分别做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保证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阿迪娜”(耐盐基因型)和“秘鲁”(敏盐基因型)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特性与耐盐机理,采用150mmol/LNaCl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分别测定盐处理前和处理后2,4,6,8,16h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Chl)含量。结果表明:2种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盐胁迫下总体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前期稳定不变,但在胁迫后期显著性下降;2种紫花苜蓿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植株表型变化相对应。主成分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的贡献率最大,能更好地为苜蓿耐盐机理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A water and dye-free heat treatment method was used to color wool fibers. The heat effect changed wool fibers to different colors from white in a nitrogen atmosphere. The influences of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colors of wool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colored wool fibers was evaluated. The color strength of wool fibers increased as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increased. The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wool fiber was relatively high (≥90 %) when the heat temperature was below 200 °C.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wool fibers scarcely changed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The carbon content of fibers was found to reduce by heat treatment, indicating oxidization of components in the wool fibers in the process of coloration. Heat treatment may provide a water and dye-free approach to color wool and other textile fibers, albeit within a limited color range.  相似文献   
65.
【目的】随着不同棉种序列数据库的逐步完善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棉花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开发可利用的公共数据资源逐步增加。【方法】本研究基于陆地棉祖先基因组的现代种亚洲棉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数据库,利用CAP3对亚洲棉EST数据库进行拼接。拼接获得7 187个重叠群(Contig),再利用Quality SNP软件进行SNP位点分析。【结果】在807条含有4条以上EST序列的Contig中查找到2 690个SNP位点。通过筛选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大于30%的位点,获得953个可靠度较高的候选SNP,通过电子筛选,最终获得可用于陆地棉分析的SNP 149个,利用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酶切扩增多态序列验证了EST-SNP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证实基于亚洲棉EST数据库挖掘用于陆地棉研究的EST-SNP切实可行,并有望将EST-SNP用于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设施韭菜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韭菜作为材料,通过U1(CK,0)、U29.2 kg/(667m2·y)、U318.4 kg/(667m2·y)、U427.6 kg/(667m2·y)、U536.8 kg/(667m2·y)、U646.0 kg/(667m2·y)、U755.2 kg/(667m2·y)、U864.4 kg/(667m2·y)8个处理,测定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光下稳态荧光、电子传递速率、光适应下PSII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CO2同化的量子效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光化学淬灭系数)。【结果】韭菜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均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光合参数的最施氮素用量为13.40~33.73 kg/(667m2·y),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施氮素用量在27.72~40.76 kg/(667m2·y)。【结论】综合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宁夏地区设施韭菜氮素用量为27.72~33.73 kg/(667m2·y)(即尿素施用量为60.25~73.33 kg/(667m2·y)。  相似文献   
67.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流浪犬以及废品杂物等传入疫情的风险,疫情扩散风险较低。由此,建议当地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促进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人员、物品、车辆的清洗消毒,规范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跨地区调运、产地检疫、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以及相关场所和车辆的清洗消毒。此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对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8.
2018年9月,比利时公共健康研究院(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确认在瓦隆地区发现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与2007年欧洲首例非洲猪瘟病毒株非常相似。欧盟和比利时通过采取卓有成效的控制措施,截至目前未发生家猪感染病例。主要防控经验:一是出台法规,组建非洲猪瘟政策委员会,及时评估和措施调整;二是根据OIE的原则要求建立管控区,借助人工屏障和自然屏障,防止感染野猪跨区域移动;三是完善养殖企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野猪和家猪的接触,并通过SANITEL系统对境内的所有家猪开展标识追溯,防止高风险地区家猪的非法移动;四是做好宣传,使兽医、养殖户、狩猎者了解非洲猪瘟相关认知,确保防控义务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光声光谱和TCA迁移学习的稻种活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活力是决定水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水稻种子活力的近红外和高光谱等无损检测方法易受种子表皮颜色影响,且所建模型难以适应新品种。该研究提出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稻种活力无损检测方法并结合迁移学习进行新品种稻种活力检测。首先,对Y两优、龙粳、南粳、宁粳、武运粳、新两优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6种水稻品种,进行高温高湿人工老化处理,得到0~7 d老化时间的水稻种子;再通过调制频率获得8种不同深度的光声光谱信息,用主成分分析、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对光谱降维得到特征光谱后,对Y两优、龙粳、南粳、宁粳、武运粳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tural Network,CNN)的稻种活力预测模型,并选择最优调制频率;最后,通过迁移学习将建立的模型迁移到新两优稻种进行活力预测。结果表明,光声光谱最佳扫描频率为300 Hz,CNN预测模型精度较高,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优于0.990 9、低于0.967 5;且经过迁移学习,仅需通过对源域数据的训练,即可直接对新品种稻种的活力进行精确预测;通过TCA迁移学习后,新两优稻种活力预测的相关系数从0.718 5提高到0.990 3。研究表明,采用光声光谱深度扫描技术对不同种类稻种的活力进行高精度检测是可行的,且经过迁移学习,仅需80粒新品种稻种信息即可实现稻种活力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