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2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2233篇
林业   1712篇
农学   1755篇
基础科学   1135篇
  2406篇
综合类   9115篇
农作物   1497篇
水产渔业   956篇
畜牧兽医   3488篇
园艺   1171篇
植物保护   108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844篇
  2021年   994篇
  2020年   910篇
  2019年   856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979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1171篇
  2012年   1647篇
  2011年   1646篇
  2010年   1667篇
  2009年   1419篇
  2008年   1506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928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西中烟不同基地烤烟物理特性 分析与多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全面掌握广西中烟广西贺州,云南曲靖、大理、文山,贵州兴义及重庆奉节基地烤烟物理特性,选取贺州、曲靖、大理、文山、兴义、奉节的烤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烤烟物理特性大多在适宜的范围内,其中广西贺州市五乡镇的烤烟物理特性相对其他地区较小;不同部位烟叶物理特性在不同产区间的差异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2.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综合了地表主要参数——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干旱进行监测,可为抗旱救灾、遥感作物估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加权VTCI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和VTCI的季节性ARIMA模型干旱预测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关中平原的冬小麦产量进行向前1旬、2旬和3旬的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预测结果与产量监测结果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随着预测步长的增大而降低,关中平原4个地级市平均产量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27%,说明用该方法可以进行向前3旬的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993.
在分别建立转向、悬架和轮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角阶跃输入下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转向的影响,刻画了不同车速和前轮转角下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总结出两者之间的稳态值变化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为侧向和垂向动力学的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内膜面传质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试膜面附近的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在6种不同曝气强度条件下,测试得到膜面附近的液相流场数据,并计算得到膜面传质系数、浓差极化边界层厚度以及膜面切向应力等膜面传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液相速度对膜面传质特性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曝气强度可以使得膜面传质特性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经验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大棚番茄与大蒜(青蒜)连续套种3年对作物的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08-2011-07,在塑料大棚内以番茄单作为对照,设番茄套作大蒜和番茄套作青蒜2个处理,在秋茬番茄行间套种大蒜或青蒜,大蒜(青蒜)生长持续到春季,此时定植春茬番茄,分析比较不同模式连续种植第3年时的作物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番茄单作相比,套蒜处理对秋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主要品质指标,但套蒜处理对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套作大蒜和青蒜对番茄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其防病效果在秋茬番茄上分别为54.9%和60.0%,在春茬番茄上分别为34.3%和39.4%。套蒜处理可明显提高秋茬和春茬番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效果不同。不同套作模式的年产值不同,套作大蒜和青蒜处理分别较番茄单作增值11.0%和11.9%。【结论】连续套蒜可消减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提高年产值。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鹿茸最佳保存条件,将鹿茸置于常温、冷藏、冷冻和干燥4种条件下,分别测定储存初期、储存40d、3个月和6个月时鹿茸中总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显示,鹿茸储存过程中总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对于鹿茸总糖,储存40d,冷冻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储存3个月,干燥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储存6个月,冷冻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对于鹿茸水溶性蛋白,储存40d,干燥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储存3个月,冷藏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储存6个月,冷冻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从而推断,冷冻储存条件对保存鹿茸有利。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索定量评估干旱灾害对旱区冬小麦造成损失的方法,以山东省莒县为例,利用1981—2010年莒县三十年气候整编资料以及历年冬小麦生长发育期、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运用FAO PM公式,对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旱灾害等级》中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可能蒸散量、需水量、水分亏缺率进行求算,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表(Kc)中后期阶段的发育期、Kc的界定取值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等进行订正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间各生育阶段总可能蒸散量518.741 mm、不同作物系数小麦总需水量466.393 mm,平均作物系数总需水量440.93 mm,进而求算的阶段水分亏缺率符合实际,效果良好,用水分亏缺率作为评估干旱对冬小麦造成损失的方法可取,可以满足依据水分亏缺率对小麦产量的预报评估需要,可为基层和各级科研人员掌握和了解小麦干旱灾害评估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以两年生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播种苗为研究材料,对幼苗的物候和苗高、地径等生长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对苗高、地径年生长节律拟合效果明显,效果较好。同时将幼苗生长时期划分为"慢—快—慢"3个阶段,各阶段明显。6月、8月和9月中旬是地径生长的3次高峰期,而苗高仅出现一次连续快速生长期(6~7月中旬)。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苗高、地径生长密切相关,呈线性生长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苗高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是旬平均气温,所选气象环境因子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幼苗全年叶绿素荧光测定得出,Fv/Fm值全年波动不大,表明植物受环境胁迫影响较小,幼苗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促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尤其是100倍稀释液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分别为96.55%、37.41和7.8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以及能够显著地提高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尤其是100倍稀释液处理的黑麦草幼苗根系长度、株高、鲜重、干重和根冠比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6.95%、13.33%、40.57%、73.68%和36.36%;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8 4.09%和75.50%;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处理后第四天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处理后第三天达到最大值。因此,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且能够显著提高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抑食肼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为受试农药,研究其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大型溞各个繁殖和生长指标变化,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并寻找其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0.94 mg·L-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抑食肼对大型溞的初次蜕壳时间、蜕壳次数、产卵时间、产幼溞数和产幼溞胎数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0.135 mg·L-1的暴露浓度可以显著减少大型溞蜕壳次数、产幼溞总数量和产幼溞胎数,综合各个繁殖毒性终点指标,21 d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为0.045 mg·L-1。此外,研究还发现低至0.015 mg·L-1的抑食肼暴露21 d可以使母溞体长显著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抑食肼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