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4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林业   478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319篇
  761篇
综合类   3058篇
农作物   371篇
水产渔业   290篇
畜牧兽医   1302篇
园艺   532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湿地红线的确定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红线是国家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另一种体现形式,是湿地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也是进行湿地评价的尺度和标准。湿地红线的制定已到了关键时期,条件已经成熟,利用目前最新的湿地调查成果,从生态系统安全、社会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指导,科学地确定湿地的数值与空间红线;同时,为了让生态红线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制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出台相关经济政策等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42.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测出的不同贮藏温度(2、4和8℃)下各自对应的最佳热处理条件,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4和8℃)结合其对应的最佳热处理条件对贮藏期间黄瓜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该贮藏条件下黄瓜果实的冷害、硬度、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ASA和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抑制冷害,而热处理结合4℃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果实硬度和失重率的下降,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抑制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上升,对黄瓜的褐变有显著抑制作用,延缓抗坏血酸的下降,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有利于调节活性氧系统的平衡。研究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黄瓜的热水处理条件为39.4℃、24.3 min时,可延缓黄瓜果实的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3.
44.
Li  Fayong  Liang  Xinqiang  He  Shuang  Li  Meiru  Cao  Yucheng  Zhang  Jin  Tian  Guangming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0,20(2):629-640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Laboratory incubation experiments using 15N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and acetylene suppression technique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auto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相似文献   
45.
以早抽薹‘S-1’与晚抽薹‘G-1’为亲本,构建F1、BC1、BC2和F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结球甘蓝抽薹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采用SLAF-BSA方法对抽薹时间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结球甘蓝抽薹性状是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 + 多基因平均遗传率是93.41%。共检测到2个QTL,分别为2号染色体上的2.31 ~ 3.09 Mb和33.57 ~ 34.40 Mb,总长度为1.61 Mb。  相似文献   
46.
为培育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将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NG1-65、NG1-92和NG1-95(A1B1)分别与可亲和的野生型单核菌株DG1-29(A2B2)杂交得到3株杂交菌株SGN1、SGN2和SGN3,通过栽培试验获得这3株双核体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孢子后通过涂布于选择培养基和镜检获得206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从中随机选取30株单核体菌株,通过单单杂交得到38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结果表明,这些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在不含尿嘧啶添加物的基本培养基中无法正常生长,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低于野生型菌株,在添加尿嘧啶的PDAU培养基上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正常生长。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开展金针菇杂交育种、菌种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究牛肉及副产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确证稳定碳、氮同位素在牛肉加工制品产地溯源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试验通过对牛肉进行不同时间的水煮、烤制和油炸3种处理,其中水煮和烤制加工时间分别为5、10、15、20、25和30 min,油炸加工时间分别为1、2、3、4和5 min;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脱脂牛肉、粗脂肪及副产物中δ13C和δ15N值。结果表明,脱脂牛肉中δ13C值在水煮、烤制和油炸3种加工方式不同加工时间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水煮和烤制后粗脂肪中δ13C值无显著变化,油炸后的牛肉粗脂肪δ13C值主要受植物油的影响,加工方式及加工时间对其无显著影响;水煮脱脂牛肉δ15N值在加工25、30 min时与对照组牛肉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差值仅为0.3‰~0.9‰。牛肉稳定碳、氮同位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分馏效应较小,可有效用于牛肉加工半成品及成品的原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48.
王丽伟  刘爽 《农业科技管理》2020,39(1):25-29,39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十三五"(2016-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人才类项目立项缺乏、申报书质量有待提高、形式审查工作不足等问题,总结出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并重、开展技能培训、构建激励机制等基金项目管理经验,并从项目培育、基金项目申报文化氛围营造、提高申报书质量、加强形式审查、设立专项预研培育基金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辽西北沙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其效应,从土壤养分角度探讨果农间作系统中果树和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该区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以苹果与花生间作、花生单作、苹果单作为研究对象,对0-60 cm土层深度,0-300 cm水平距离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沙地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极缺乏,全氮、碱解氮很缺乏,全磷缺乏,有效磷含量中等;间作系统在水平方向上,苹果树和花生植株对总养分有机质、氮、磷的竞争激烈位点位于果树带区,对有效养分氮、磷、钾的竞争激烈位点位于近果树作物区;在垂直方向上,各养分总体表现出了表聚性,间作系统对有机质、有效磷的竞争主要位于深土层,对全磷、速效钾的竞争主要位于表土层,对全氮、碱解氮表现为合作效应,表土层效应更高;与苹果单作、花生单作相比较,间作系统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呈现负效应。[结论] 沙地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土壤养分贫瘠,应在果树带区施用有机肥、磷肥,作物区施入钾肥,以减轻养分竞争,提高养分效应。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